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基本知识 - - 767股票学习网!

锡概念股龙头(温州金改)

2023-05-22 17:48分类:技术指标 阅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9月9日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各县(市、区)对本地区7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主题发布。

9月27日下午3时,平阳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城市向东 创新逐梦”主题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市政府新闻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的第十场发布会。

平阳县委书记董智武,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慧,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林海涵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浙江日报记者:书记,我们注意到,近两年来,平阳县非常注重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像去年底集中开工的31个项目,总投资就达到了130亿元。我想请问,平阳县为何这样看中大项目,在招引大项目、建设大项目上有什么平阳特色的亮点和做法?

平阳县委书记 董智武:

感谢你对平阳的关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项目是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大抓项目、大干项目,两年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近300个、计划投资近500亿元,重点项目总数、投资总额、新开工项目数连年创下历史新高,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我们主要抓好“三个环节”:

第一个是在“谋”上做足文章。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建立“1+5”重大前期项目库,库内项目数量动态保持在100个以上、总投资500亿元以上。近两年我们重点项目数量屡创新高,与我们常态化谋划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对省重大产业项目谋划,专门成立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领导小组,对申报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极大提升了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去年我县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7个、全市最多,今年第一批又有8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入选、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这些项目顺利实施后,不仅能有效破解平阳的土地要素制约,而且将为平阳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个是在“引”上用足心思。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创新建立了招引项目前期管理机制,对所有重点招引项目前期实行清单化管理,有效提升了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 引进项目多。去年,我县共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全部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今年1-7月又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个(2个超10亿元)、完成数和完成率均居全市第一。

  • 总部回归多。出台史上最大力度的“总部回归新政”,谋划建设“五大总部大楼”,两年多时间,全县已经引进总部项目80个,为平阳带来了超9亿元税收。

  • 外资利用多。去年温商回归到位资金完成率130%、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率344%、均居全市第一,今年1-7月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率135.2%、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第三个是在“保”上铆足干劲。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抓项目,要素保障是首要关键。针对要素保障难题,我们打赢了两场攻坚战:

  • 项目政策处理“清零”攻坚战,对所有历史遗留的项目政策处理进行“大起底、大清零”,两年多时间,完成交地2.4万亩、拆迁房屋7839间、迁移坟墓5581穴,现在在平阳,项目无障碍施工已成为常态(据初步统计,原先平阳有三分之一左右重点项目推不进,都与政策处理不到位有关)。

  • 土地要素保障攻坚战,土地对项目建设来说尤其重要,去年省里常规下达给我县的用地指标仅189亩,但我们通过清理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出可用土地1万多亩,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到各类奖补及追加指标6500多亩,今年又争取到各类指标2350亩,预支重大产业项目指标全市最多,有效缓解了土地要素制约瓶颈。这些都为我们项目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浙江之声记者:我们知道,平阳在机械机电、皮革皮件、塑编塑包等传统产业方面都较强的优势。那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平阳是怎样依托科技创新,去抓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和抓新兴产业培育的?

平阳县委书记 董智武: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这两年,平阳在科技创新上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去年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今年又成功入围了全国创新百强县。具体情况,请黄慧县长来回答一下。

平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黄慧:

好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年来,平阳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市里提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后,我们积极对接,主动融入,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去年,我们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R&D经费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今年1-7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完成率60%、全市第一。今年6月20日,我们还在全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专题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我们不断推出科技新政,着力构建正向激励机制。今年我们就出台了平阳史上创新突破最大、含金量最高的“科技新政20条”,在省科技新政50条、市82条的基础上,新增了大量突出平阳特色的优惠政策,比如“对获得新型产学研立项的项目,按照省财政补助资金额给予1:1配套支持”等;再比如,对于企业高度关注的土地政策,我们大胆创新,提出“优先将新增工业用地用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项目,连续3年R&D经费支出排名全县前30名的企业,供地按不低于评估价70%执行”,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获得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对此有很强的获得感。

二是强化主体培育。我们高质量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三清零”行动,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数据库和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加强对入库企业的个性化辅导和服务,不断完善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在2018年的规上企业“三清零”行动中,我们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通过率均是100%;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5个,同比增长500%、创历史新高。同时,我们还有10余个关键技术攻坚项目取得突破,其中力邦合信公司研发的驻车系统核心技术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

三是搭建科技平台。我们把平台建设作为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县范围内搭建了一系列的科创平台(包括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平阳工业设计研究院、南创空间、云创空间、天工智汇、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等),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直接合作,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温州益坤电气有限公司已创成上海大学新材料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平阳基地;再比如,我们的三星机电企业,就是通过与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联合开发汽车新型智能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填补了自动驾驶中制动系统的技术空白,被列入了2019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这周又刚刚传来好消息,平阳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评为2019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唯一。

接下来,我们还将重点加快2个平台的创建:

  •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创建,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今年的目标是要完成申报,力争获批创建;另一个就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创建,2个市级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平阳宠物用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阳塑编塑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顺利申报,我们正加快创建,争取早日发挥效应;

  • 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印包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申报,力争能够顺利通过。总之,我们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努力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平阳下一步赶超发展的“密钥”,努力打造“科技强县”。

温州日报记者:当前,全市正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广大企业家十分关注的一点就是营商环境建设。平阳在去年就提出要打造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营商环境高地,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平阳具体推出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平阳县委书记 董智武:

谢谢。确实平阳是在全市较早启动营商环境整治的县,通过这两年的建设,营商环境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具体情况,请我们的分管领导常务副县长林海涵同志来回答一下。

平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林海涵:

好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发展民营经济,就像平阳养的大黄鱼,水质一定要好,这水就是营商环境。平阳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的决策部署,推出了“115项责任清单”“76项具体措施”,全力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好成效。

一是审批速度更快了。我们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一网通办”等均实现了100%,“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率、满意率分别为92.4%、97.5%,现在审批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办事越来越方便。比如,我们运用“标准地+承诺制”方式,实现瑞成珠光企业新厂房项目7天完成开工前审批,益坤电气新厂房项目4天完成开工前审批,得到企业点赞。再比如,我们推行“快准入、宽准营、优服务”的商事登记制度,基本实现了企业全流程开办“一件事”一日办结,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度,目前全县市场主体总量已达9.8万家,年底将突破10万家。

二是企业成本更低了。我们制定出台企业减负降本“平阳版”,全方位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用地成本、融资成本等,全面提升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已经为企业减税降费9.5亿元、接近了去年全年的总量,今年全年将力争为企业减负超过20亿元、实现翻番。

三是部门服务更好了。深入开展“三服务”“万名干部进万企”等专项行动,收集梳理的242个问题目前已经化解了241个,化解率达到了99.6%,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特别是全力抓好金融服务,推出了“无还本续贷”“特许经营权质押”等融资创新举措,今年上半年,我县民营经济的贷款余额达到587.90亿元、增长20.1%,其中制造业贷款新增10.05亿元、为近7年同期最高;不良贷款率降至0.82%、创2012年我县金融改革以来的最低水平。

总的来说,平阳企业家信心指数越来越高,平阳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越来越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营商环境建设的“平阳经验”,推出惠及更多民营企业的创新举措,更好地助力“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助推平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温州都市报记者:平阳作为温州大都市区南部副中心,近两年更是提出了打造“温州南部交通枢纽中心”的战略目标。但是我们注意到,目前平阳的交通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那么在接下来,平阳打算在改善内外交通环境上怎样发力补齐短板,从而成为真正的交通枢纽?

平阳县委书记 董智武: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温州要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补齐南部交通短板是重要的一环。近两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交通建设,提出了打造“温州南部交通枢纽中心”的战略目标,“十三五”期间,我们谋划了总投资超200亿元的交通项目,每年近1/3的土地指标用于交通建设,每年的交通投资都在35亿元左右,先后建成了绕西南高速平阳段、鳌江四桥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但坦诚地讲,当前温州南部特别是平阳的交通基础依然薄弱,特别是拥有40多万人口的西部地区至今未通高速公路,交通发展任重道远。为切实改善平阳内外交通环境,加快打造“温州南部交通枢纽中心”,当前,我们正从三个维度发力:

第一,从市域层面来讲,平阳将主动融入温州市域“半小时交通圈”。平阳要想融入温州市域“半小时交通圈”最关键的是高速与高铁的建设:高速方面年底甬台温高速复线即将通车,再配合已经建成的甬台温高速、绕西南高速,平阳北上的交通压力将大大缓解。特别是高速互通建设方面,虽然目前平阳仅有3个高速互通,但加上在建和准备建的高速互通达到了11个,这些互通建成后,将使平阳实现县域主要乡镇高速互通全覆盖。高铁方面,平阳站作为二级站,服务的是整个鳌江流域,客流量也一直位居周边地区前列(原有设计日均客流量5000人,目前日均1.2万人次、节假日高峰达1.4万人次,远超设计客流量),特别是今年,我们将鳌江站更名为平阳站,并成功争取到了始发班线9趟、终到班线9趟,总停靠班次达到了67趟,带动日均客流增长20%以上,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所以,今年7月我们全面启动了平阳站的改扩建工程,预计明年7月完工,届时平阳站的站点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车次将进一步增加,群众的出行将更加便捷。同时,我们还在积极争取沿海高铁、市域铁路S3线二期等项目尽快实施,这些高速、高铁项目建成后,平阳与温州市区间将架构起“一站一环五纵”的快速交通网(一站:平阳动车站;五纵:甬台温高速、甬台温高速复线、沿海高铁、温福铁路、市域铁路S3线;一环: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

第二,从温州南部层面来讲,平阳正加快与周边县市互联互通步伐。当前,平阳与文成、泰顺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道路等级还不高,互联互通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下步,我们主要是通过瑞平苍高速、228国道等建设,把平阳与瑞安、苍南、文成、泰顺等周边县市串联起来,打造温州南部一体化的交通网。这里最为关键的是瑞平苍高速的建设,这不仅对于有40万人口的平阳中西部地区十分重要,也是温州高速公路成环的关键性工程。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牵头推动下,我们正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前期,争取项目尽快开工,让平阳中西部地区尽早告别无高速的历史。

第三,从县域内部层面来讲,平阳正全力打通县域东西部交通卡口。平阳县域呈东西狭长分布,这也导致了县域东部与西部之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前两年,我们先后启动了104国道西过境、昆水公路等项目建设,今年我们还将开工建设港站城大道等项目,全力打通东西部主干道,预计到2021年左右,县域东西部交通卡口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温州交通之声记者:当前,小微园建设已经成为平阳新的一张“金名片”,全省各地前来学习取经的络绎不绝。请问平阳的小微园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工作经验可供借鉴?

平阳县委书记 董智武:

谢谢你的提问。确实,平阳的小微园建设是走在省市前列的,去年全省小微园建设现场会专门来到平阳,我们还在现场会上介绍了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肯定。具体请黄慧县长来回答。

平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黄慧:

好的,我来回答一下。近年来,我们的小微园建设持续走在前列,不管是建成投用的小微园数量、面积(目前已经建成投用10个,累计竣工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已入驻面积168万平方米),还是入驻的企业数量、实现的产值等(已入驻投产企业423家,近三年累计实现产值达110亿),都在全市领先,像我们的万洋众创城,继去年成为全省小微园现场会观摩样板后,今年又入选了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全市唯一,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挤进全省前30强。说明我们县委县政府对小微园建设、对小微企业成长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三大理念”“四大模式”的经验。

三大理念,就是融合、集聚、共享的理念:

  • 第一个理念是“融合”,让一个个小微园成为一座座“微城市”我们在谋划小微园时,就首先考虑到所在乡镇的发展定位、产业特色,也就是说这个乡镇的主导产业是什么,我们就布局什么样的小微园,尤其注重在小微园里面和周边,配套建设生产研发、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设施,让小微园成为“微城市”推动城镇发展。比如万洋小微园边上就配建了一个集企业商务、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万洋广场综合体,让员工“在厂门口享受生活,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为现实,这个综合体今年7月上旬已经正式建成投用,企业、员工反响很好。

  • 第二个理念是“集聚”,让一个个小微园形成一个个产业集群在产业导向上,我们要求每个小微园必须要有1-2个主导产业,而且主导产业企业数量必须在70%以上,让同类企业、上下游企业集中入驻;在准入门槛上,我们明确入园企业三年内年产值必须达到260万元/亩、税收20万元/亩以上,杜绝低效企业入驻,这有利于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集群。

  • 第三个理念是“共享”,让一个个小微园成就一座座“梦工厂”。为了能让更多小微企业共享小微园建设成果,我们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允许产权分割,把最小产权面积降到500平方米;第二,限定最高售价,均价限定在2600元/平方米,最高价不能超过均价30%,销售均价是温州全市最低的;第三,加大优惠力度,对城建配套费实施减免、对厂房购置税实施返还等。

我们还探索形成四大建设模式:

  • 一是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参照商品房开发模式,政府把土地出让给开发商,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建成后出售给小微企业。万洋众创城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 二是政府主导建设模式。由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自行建设,目前,全县如滨海金融电子、万全机械机电等5个小微园采取这一模式。

  • 三是龙头企业开发模式。由龙头企业牵头,上下游企业联合建设,这种模式有利于在园区内较快地形成产业链。比如萧江轻工产业城建设项目,就是由帝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发起建设的以塑包塑编、彩印包装为主导行业的小微园。

  • 四是国有企业代建模式。由国有企业代建,建成后统一出售出租给企业,这种模式建设速度较快、成本较低,比如滨海新区的印刷小微园。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在全面收尾第一轮十大小微园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新一轮十大小微园建设,进一步推进小微园建设和园区品质的提升,努力构建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小微园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为省市小微园建设提供更多“平阳经验”。

平阳县融媒体记者:最近平阳传来一个喜讯,南麂基金岛迎来第1000家企业,入驻基金资管规模达418.52亿元,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南麂基金岛的情况,以及今后发展的目标,谢谢。

平阳县委书记 董智武:

谢谢这位记者的问题。这两年平阳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南麂基金岛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已经成为浙南地区资管规模最大、持股平台数最多、股权投资最集中、支持实体力度最强的私募基金集聚中心。我们的常务副县长林海涵同志基本参与了南麂基金岛建设的全过程,具体情况请他来给大家作个介绍。

平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林海涵:

好的,我来介绍下南麂基金岛有关情况。南麂基金岛是平阳率全市之先成立的首个投资基金集聚地,也是全省首家海岛基地特色小镇。目前已有超1000家私募基金及管理公司入驻,入驻基金资管规模达418.5亿元。具体有3个突出的亮点举措我这里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一是在政策支持上,我们制定了打造南麂基金岛政策意见和相关实施细则,很多方面优惠的力度很大。比如,对于新注册或变更注册到南麂岛的投资基金类企业,按地方综合贡献度给予90%的奖励;对在平阳县年度纳税总额大于3000万元的入驻基金类企业,给予3个奖励名额,用于高管个人奖励,以高管第二年个人地方综合贡献度的50%给予奖励等等。这些政策都受到入驻企业的欢迎。同时,我们还为入驻企业注册登记开通了“绿色通道”,市监、税务、银行等多部门联动,提供“一条龙服务”,我们最多时一天办理了35家基金公司入驻手续,基本都能实现入驻机构当天办当天成,所以企业都觉得非常方便。

二是在平台打造上,我们坚持“基金入岛、引金上岸”的发展理念,以“海陆结合、陆岛联动”模式来打造平台。一方面,我们在岛上规划出3.05平方公里区域,大力发展高端度假旅游,全面推进岛上环境、环岛景观、酒店提升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硬件上吸引一批高端基金公司入驻;另一方面,在陆地上,我们在鳌江古鳌头沿江区域规划出115.3亩区域,推进以“基金岛会客厅”为核心的岸上金融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陆岛遥相呼应、优势互补。我们还积极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牵头主办了两届南麂基金岛资本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大咖出席参与研讨,提升影响力。

三是在基金投资方向上,我们大力引导入驻基金机构向县域内实体经济注资入股,尤其是注重引导基金资本投资“中国制造2025”相关产业,目前岛内基金参与县内外投资已达5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加速转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不断创新南麂基金岛运行的机制和方式,努力把南麂基金岛打造成为“温州金改”的金名片和国家级金融创新的“新高地”,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金融综合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平阳县委宣传部、温州日报

记者:郭乐燕

编辑/版式:陈迪

觉得内容不错

”分享给更多人

2019-03-04 11:10 | 温州新闻客户端

己亥之春,温州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会”响亮喊出“民营经济看温州”,这是一种基于历史的信心与底气,更是一份面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两个健康”重要论述。去年10月,温州正式启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坚定扛起新时代改革开放“探路先锋”的使命担当,将“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作为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必解之题。温州全市上下正击鼓催征、扬帆奋楫,以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气势,全力作答时代赋予的新命题。

使命担当在前

做好顶层设计

顺着时间的脉络,我们看到温州在“答卷”时立说立行、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去年8月,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获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批复同意;9月,温州便制定出台了《总体方案》;10月,温州正式启动“两个健康”创建工作;11月,在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主旨大会上,温州正式对外发布“两个健康”先行区“80条新政”;今年1月,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将“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列为六个主攻点之首,作为温州“奋战1161,奋进2019”的重头戏;2月,“新春第一会”聚焦“两个健康”,敦促全市上下按照“一把手工程”的工作要求,找准在“两个健康”工作中的角色定位,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紧接着,市委市政府奔赴基层开展“两个健康”调研,市委书记陈伟俊专门走访中国第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桥头钮扣市场、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领取者章华妹。

使命所致,不容轻视,温州充分认识到这一探路先行的使命中所富含的机遇;使命所致,不容短视,温州深刻意识到,探路先行意味着要想他人不敢想、为他人所不能,在制度的高地改革政策、创新举措、优化供给,方能不辱使命。

为此,温州制定了《关于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 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含146条具体措施,其中有22条深具突破性与探索性,在现有条件下仍需克服重大障碍;有61条属于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比如,率先建立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探索建立法人和个人贷款保证登记制度、探索契合小微企业的民商银行投贷联动特色化发展、推行符合条件的企业“无还本续贷”、率先建立工业用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等做法都是没有先例可循。

为了推动146条责任清单有序实施,在机构组织层面,温州专设了市“两个健康”创建办,并设立综合协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改革举措创新突破、法治环境建设、涉企投诉查处、新闻舆论等七个专门工作组,各县(市、区)、功能区上下联动,形成了“一办七组”、全市“一盘棋”创建格局。同时,建立定期协调、工作流转、信息通报、考核督办等工作机制,目前,146条责任清单已完成32项。

系列举措精准发力

持续激发民资活力

日前,由省工商局发布的2018年浙江新设小微企业活力指数报告显示,温州小微企业环境满意度指数、小微企业社会贡献度增长率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浙江日报对此评价道:“‘民营经济看温州’,不是口号,而是实招。”为了通过“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温州拿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从打通融资渠道、壮大市场主体、互动内外温商、激发市场活力等各方面,为温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打通融资渠道,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必要举措。温州将“稳金融”作为稳企业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率全省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出台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打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签约会、金融服务进民企、金融机构万人评议等活动,引导银行业作出降低利率、让利民营企业的举措,全面营造“政府是企业娘家人”的良好氛围。去年,温州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成为浙江省第三个存贷款“双万亿”城市;全市制造业贷款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企业贷款由负转正;不良贷款率1.29%,降至2012年温州金改以来最低水平,率先实现突围。

壮大市场主体,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保障基础。针对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多、企业数量偏少、科技投入少”的问题,温州通过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的“三上”计划,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规上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让现有企业加快上规模、上台阶,走规范化的现代公司发展之路。去年,温州“个转企”3530家,新注册民企4.4万家,新增上市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二,新增“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数、“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数、“小升规”数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商资源,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力量支撑。世界温州人大会的定期召开,世界温州人家园的建成投用,“鸟巢计划”“家园计划”的大力实施,开启了在外温州人反哺家乡的新征程。去年,落地的25个温商总部回归签约项目,直接引进税源超13亿元;天津温州商会、深圳温州商会相继实现了“年会回归”。今年,温州要高标准建设温商总部回归示范园,再引进总部项目30个以上,态势一浪高过一浪。内外温州人互动融合的良好氛围,也带动了温州招大引强工作的强力推进,去年温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0.9亿元,落地开工“152”工程项目42个,开工数居全省第二。

激活市场活力,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路径选择。为了畅通更多的投资渠道,温州下决心打破公共领域投资的“垄断门”,梳理养老、卫生、教育、污水处理设施、停车场、交通设施等领域中47个“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推介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全部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今后对适合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领域新增项目,原则上不再由财政资金直接投资建设,一律推向市场,并在收费补贴、土地等方面创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同时,温州大力探索创设“创业创新自由经营区”,在政府指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允许掌握历史经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互联网+”行业、传统手工业等具备创新性或其他一技之长的个人或家庭,自由从事经营活动,全力打造“市场主体最活跃、市场环境最宽松”的营商环境品牌,努力再造一大批“章华妹式”的大众创业者。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当下城市发展百舸争流,城市竞争归根到底是环境竞争。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社会文明,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生活品质。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

“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自启动以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就被作为创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

全市相关部门积极聚焦企业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全周期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最高追求,积极作为、靠前服务;部署开展“三服务”“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并结合“常态化理旧账机制”,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交办、专题破解,目前已解决问题3200多个,减负153亿元;完成产业政策大清理大整合,创新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办理企业兑现申请1800多个,总金额达6.23亿元;同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进一步精简涉企审批环节,实现6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均能“掌上办理”,70%以上民生事项均能“一证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5天可领证、4天可营业,速度全省领先;优化政府无偿代办服务机制,确保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90天”。

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温州着力引导全社会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为此,去年12月,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同意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的决定,时间定为11月1日。温州成为全国首个为民营企业家通过法定程序设立节日的城市,充分给予企业家以礼遇、尊重和荣耀。

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创造一流营商环境,温州调动了一切可以集合的能量。

结合“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全市各个协会、商会组织主动发挥主体作用,在全国率先提出增强行业协会商会主体功能,实施商会“建功新时代”行动,建立了行业协会商会人才工作站55家,在协会商会设置了营商环境监测点20个,探索打造协会商会服务“升级版”。目前,市工商联直属行业协会商会(包括在温异地商会)达到163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原标题《温州响亮喊出“民营经济看温州”,全力作答时代赋予的新命题》,编辑 张亦盈)

https://www.saximi.com

上一篇:股票行情(600137股价)

下一篇:杭州pm2.5(pm2.5口罩概念股)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