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基本知识 - - 767股票学习网!

牛顿炒股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2024-04-01 09:25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

炒股,看雪球就够了

俗话说牛市看股,熊市看书,虽然现在的走势不甚明朗,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绝大多数在这个点位买入股票的人而言,只要自己不折腾,就在这儿放着,过个三五年不但能解套,而且还能再赚一笔。在这三五年的时间里,多看点书,学点东西,才不至于在下一轮行情中被人忽悠。

欧洲人有句古话,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中,在历史上,许多事情一遍又一遍的重演,却又有无数的人深陷其中。

深陷其中的就有我们在物理界神一样的存在,那个被苹果砸中发现万有引力的大牛人:牛顿。

牛顿为国接盘的悲惨经历要从南海泡沫说起。

在南海泡沫中牛顿损失惨重。在这次失败后,牛顿说出了那句名言:“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计算不出人内心的疯狂”。其实牛顿老师并不是计算不出人内心的疯狂,而是计算不出自己的贪婪,仅此而已。

细细的分析一下南海泡沫的故事,就会发现这里面可讲的远远不止投机。

我看到过很多打着公知旗号的经济学家在奉劝个人投资者不要进入股市的时候,总是会说这么一句:“中国的股市一开始就是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的,这与西方的证券市场发展史有着本质的不同。”能说出这种话来的,要么是没读过书的,要么是读过书但是忽悠人的,总之都不能相信。

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股市在诞生之初都是为了解决国家财政问题的困境而出现的,通俗点说就是需要有人心甘情愿的为国接盘。

比如,这次我们要讲到的南海泡沫。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南海公司的主营业务。按照相关资料的记载,南海公司是一家以海外贸易为主的贸易公司,在英法战争期间,南海公司认购了1000多万英镑的利率为5%的战争国债,以支持英国政府的对外战争。作为回报,南海公司获得了大宗商品的退税资格以及对南美洲(当时人将南美洲称为南海)的贸易垄断。这是明面上南海公司的性质。但实际上,南海公司是协助政府进行融资的私人机构,它在贸易方面的收入少得可怜,而后来公众对它的信任完全来自于它与政府的密切关系。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即便南海公司的运营再差,可毕竟买了1000多万英镑的国债啊,就算吃利息也有几十万英镑,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怎么会发生后来的南海泡沫呢?

问题就出在了南海公司并不只是想挣这么多钱。其实一开始南海公司是想全部买下英国政府的全部国债的,大约是5000万英镑,成为英国政府的唯一借款人。但是,看中了英国政府国债的并不只是南海公司一家,还有英国格兰银行、东印度公司等。于是,后来南海公司开始跟政府眉来眼去,说了自己的打算,让政府想办法把英格兰银行等机构的债券赎回。当然,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南海公司一面公开的给政府允诺,你只要把债券全给我,我就给你七百多万英镑,另一方面南海公司宣布将政府债券的利率从5%将为4%。对于政府来说,这既有了额外的入账,每年也减轻了几十万英镑的财政支出,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可是呢,前面也已经说过了,南海公司的生意做的相当差,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去收几千万英镑的国债呢?

别忘了,南海公司可是股份公司,人家有股票啊!南海公司以自己的股权作为交换,获得了剩余3000多万元的英国国债。那么,按照出资的比例来看,英国政府成了南海公司的最大股东。换句话说,南海公司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国企。从表面上看,这次南海公司与英国政府的合作是“双赢”的,英国政府成为了南海公司的大股东,南海公司成为了英国政府的债主。

你还以为债转股、股转债是什么新鲜玩意?三百年前就玩过了!

众所周知,债券和股权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在进行资产清算的时候债权优先于股权。通俗的说,我拿出100万本金做生意,跟A借了100万,承诺每年给5%的利息,跟B借了100万,折算为50%的股份。那么如果有一天破产了,资产清算的时候,如果只能拿出50万,那么这50万要全部给A。而国债作为一种投资方式,跟股票比起来那简直可以说风险太低了。那你凭什么让老百姓把手里的债券换成你手里的股票呢?还能怎么办?吹呗。

南海公司对外宣称自己垄断了南美洲的所有贸易。在当时老百姓的认知中,南美洲是一块盛产黄金与白银的地方,南海公司既然能有这个实力,那以后我这股票还不成了生金蛋的母鸡啊!更关键的是,南海公司的大股东是英国政府啊!是国家啊!这样的企业去哪里找!!!!!还有啥可说的,换!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如果南海公司真的是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那么把债券转为股票是合算的,但如果南海公司只是忽悠人的,那么这显然是得不偿失。可惜的是,在当时大多数投资者的眼中,南海公司的官方背景已经盖过了公司的盈利情况。

当英国政府宣布债转股方案的时候,南海公司的股价开始飙涨,从1720年初的100多美元涨到了6月份的1000多美元。这样的飙涨,无论对于英国政府还是对于南海公司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首先,对南海公司来说,飙涨的股价让公司的大股东频频在高位套现。其次,对英国政府来说,飙涨的股价意味着可以抛出股票变现,来偿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还可以有大量的盈余。当然,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只知道买股票就能挣钱,这里面就包括了牛顿。

在这场泡沫里,通俗的说,这场泡沫的实质是英国政府通过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为中介,从老百姓那里借到了钱。但又通过股权免除了自己强制的还本付息义务,他只需要按照约定向南海公司支付利息即可。

这笔买卖做的真是没谁了。

所有老百姓并不知道的一点是,在他们买入股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赋予了一个光荣的使命:为国接盘!

最后的结局,自然是泡沫的破裂。无数的人损失惨重,而借由股权,英国政府得以免除数百万英镑的债务。于是,在南海泡沫里,政府赚到了钱,南海公司的股东赚到了钱,无数“散户”和“机构”为国接盘。

这个故事说起来有点复杂,因为这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债权和股权的相互转化的尝试,这个尝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给国家脱困。

如今,英语里把股票成为“stock”正是来源于南海泡沫,因为在英语里“stock”的原意是库存、存货、债券,在南海泡沫中大量的债券转化为了股票,所以stock也就成了股票的名字。英国政府的这种行为,这跟中国股市最早上市的几家企业把债务打包成股票上市借钱,其实是一样的性质。所以那些再说这些是中国股市特色的,可以领盒饭休息去了。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完全没必要因为这种行为的存在就把股市看成炼狱。“为国分忧”一般来说只是股市诞生的最初目的,随着证券市场的慢慢成熟,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发现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好处,所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

这时候再用“为国接盘”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股市,尤其是看待民营公司的股票,就只能说眼光太落后了。更何况,即便是国企,也不乏茅台、格力、万科、东阿阿胶这样的优质公司,它们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我们回到南海泡沫的事件上来,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任何公司都是可以投资的,把购买股票视为“为国接盘”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是,在买入一个公司的股票之前,一定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是对公司的经营有所了解,第二是了解对公司的估值有正确的认识。

如果大多数人能够对企业的估值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南海泡沫也绝不会出现。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并不了解这两点的情况下买入的股票。如此一来,“为国接盘”也就不可避免了。

我非常讨厌那句“让散户能挣到钱,中国股市才有希望”。这并非是说我对于散户仇视,我本身也是一个散户,但我想在任何一个行业里能挣到钱的都应该是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的人。如果有人说这样的话:

让每一个上战场的人都能打赢仗,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

让每一个踢足球的人都能获得冠军,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让每一个打篮球的人都能打败姚明,中国篮球才有希望

让每一个学钢琴的人都能考级通过,中国音乐才有希望

…………

如果听到这些话,你肯定会觉得可笑。但到了“让散户能挣到钱,中国股市才有希望”这句话里,却有太多的人凭着屁股决定了脑袋。

说到底,机构、大户、庄家最后身败名裂的大有人在,散户里能大赚特赚的也不在少数,决定这二者区别的不是身份和资金量,而是对于股市的认识。

如果想在下一轮趋势中多赚点钱,还是趁着熊市的时间多琢磨点东西吧,这样才能避免跟我们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先生一样“为国接盘”。

炒股就要用雪球

韭菜别来,我们只欢迎聪明的投资者

 

艾萨克·牛顿,一个任何人都耳熟能详的人物,他的大名是如此的如雷贯耳,他是大部分人上学时认识到的第一位物理学家、数学家,他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天才级人物。

牛顿本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真的很牛!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将科学和神学分家的人,他凭借一己之力,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凭借自己犹如神助一般的思维见解,以及高超的数学能力,开创了经典物理学。

其中最为伟大的发现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发现不仅为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提供了理论依据,还解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所有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以及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本质。

万有引力的数学公式看起来相当的简洁,但其中有两个相当关键的部分:万有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与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一部分我们还能够理解,但第二部分F∝1/r,这个关系现在看来依然让我们感到困惑,为什么引力会和质量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呢?牛顿当时是怎么知道这种数学关系的?

今天我们就说下平方反比的来历,通过这件事,我们就能充分的认识到牛顿在当时的惊人见解。

在说牛顿之前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伽利略和笛卡尔,这两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物理学家。因为牛顿本人都说了,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伽利略本人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以外,还是实验物理学的开山鼻祖,在伽利略之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根本,这个观点来自亚里士多德。

说的意思是,物体运动是因为他受到了一个持续的力,如果撤掉这个力,物体就会静止。但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物体运动的根本,是改变物理运动速度的原因。

其实伽利略已经把牛顿第二定律差不多说出来了。(F=ma)

再一个就是笛卡尔,在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以后,很明显亚里士多德之前提出的物理规律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要求了。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地球上重物下降、轻物上升,在地球之外的天上和地球不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天上是由以太组成的,各大行星在各自的天球上绕着地球旋转,在行星的天球之外是恒星天球,然后是由上帝主管的原动力天,原动力天为行星的运动提供原动力)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太阳系模型(日心说)以及行星的椭圆轨道,就急需提出一套新的物理学,来为此模型作为理论基础。

笛卡尔当时想开创新的物理学,想完成牛顿的工作,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牛顿这样的人。

不过笛卡尔还是提出了一些惊人的见解,为牛顿后来的工作铺平了道路。

首先笛卡尔认为宇宙中除了物质就是运动,再没有其他任何事物了。

这个思想相当的关键,意思就是说,地球和天上没有区别,都遵循着同样的物理规律。举个例子就是:在笛卡尔看来苹果和月球没有任何区别。

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几千年来认为的,天地之别的概念。这个思想启发了牛顿,敢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和苹果在地面的下落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其次笛卡尔认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会保持自己原有的状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而且数量守恒。

这个思想也启发了牛顿提出了第一定律,也就是惯性定律。

有了以上前人的成就,牛顿作为人类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能够开创新的物理学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我们常听说牛顿的万有引力来自于他在家躲避瘟疫的时候,看见自家后院下落的苹果想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牛顿躲避瘟疫的时间是1665年,而万有引力出来的时间是1687年,这中间经历了23年。

足以见得万有引力并不是牛顿一时间的灵光乍现,而是几十年的辛苦成果,因此一颗苹果不足以让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但这颗下落的苹果足以让牛顿思考,苹果本身是受到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力,不然苹果应该保持静止,而不会下落。(这一点可以从笛卡尔早就提出的惯性定律得出)

其实在当时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苹果应该是受到了力才会下落,但他们不敢相信),但只有牛顿敢于相信,苹果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魔法般的、超距作用力。

说真的,就算亚里士多德复活,他也不敢相信世间竟然有如此神奇的魔法之力,那么牛顿为何就愿意相信呢?

因为在牛顿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位万能的上帝,一位有着自由意志的上帝,牛顿本人一生都痴迷着炼金术,他相信世间存在魔法,相信超自然现象,有人甚至认为牛顿除了是一位科学家以外,他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位魔法师。

这样的牛顿相信两个物体之间有超距作用力,就显得合乎情理了。

而牛顿研究这个超距作用力并不是从苹果入手的,而是绕地球旋转的月球,根据笛卡尔的见解,牛顿本人产生了这样在当时十分超前的想法:

让苹果下落的力和使得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力是同一个力。

不可否认,这是牛顿灵光乍现的时刻。

而且牛顿为了验证他这个想法, 还做了一个惊人的思想实验。就是牛顿大炮。

想象在一座高山上架一门大炮,就像上图那样,现在大炮向前发射炮弹,排除空气阻力以及神乎其神的引力外,这个炮弹的路径就是A,直线匀速飞行,并且彻底的远离地球,不会落到地面上。

但是牛顿想,地球上有神奇的引力,那么炮弹的路径就会变成B或者是C,落点的远近取决于炮弹的初始速度。

那么当炮弹的速度达到一定的值,那么炮弹的下落的速率就会等于地面弯曲的速率,这时炮弹就不能落到地面上了,它的路径就是D。

这时的炮弹其实是一直往地面落,但是总是会错过地面,因为地面是弯曲有一定曲率的。那么同样的,月球绕着地球转,也是同样的道理,月球一直在受到地球的引力,往地面落。但是一直在错过地面。

这个想法简直神了,不仅让牛顿知道了平方反比定律,而且这也是现代人类发射火箭的原理。没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大脑,是根本想不到这个思想实验的。

那么牛顿是如何证明平方反比定律的?

上图就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月球的轨道速度为V,如果月球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那么它的路径就是AB,在任何时间内AB的距离都等于VΔt。

但是月球会受到地球的引力,那么在Δt的时间内月球都会落向地球,而下落的距离就是CB。

三角形EAB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通过勾股定理就能得出:

其中EC和EA是相等的,可以抵消掉,然后给式子的两边我们再除一个2EC,得:

上个式子中的CB,这个值的大小会随着Δt的变小而变小,而CB²会比CB变小的更快,也更快的趋近于0,因此我们可以忽略掉上式中的CB²,得出:

上式中的AB等于VΔt,EC其实就是月球的轨道半径,因此:

牛顿当时也知道自由落体公式,他能轻而易举的写出一个物体在Δt的时间内下落的距离:

上个式子中的a就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因此在根据式子(4),我们就能写出月球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为:a =v²/ R。还可以写成:

上式中的ω是角速度,ω还可以写成:

上式中的C是月球轨道的周长等于VT(T月球的轨道周期),所以ω=2π/ T。

在牛顿当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轨道周期,以及月球的轨道半径,所以把这些数字带到式子(7)和(6)中就能得出月球的a= 0.274cm / s²。

很明显,月球在距地地球R的位置上所受到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 981 cm /s²);

这表明当远离地球的时候,引力就会减小,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对于地球表面来说,苹果与地球的距离就是地球的半径Rₑ = 6371 km,而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R =384400公里。

牛顿注意到g / a和R / Rₑ之比分别为3580和60.33。

两者之间的关系大约是:

牛顿得出这个数学关系的过程并不是特别的复杂,主要的是他的思想在当时无人能及。

也可以说,牛顿当时敢这样去想、去算,完全是因为自己炼金术士的身份。他相信宇宙中存在魔法般的超距作用力。

通过对月球轨道的计算,让牛顿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想法没有错。万有引力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可以写成F=GmM/r^2。

并且在1687年发表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巨著《原理》,为人类拨开迷雾,迎来科学的光明。

https://www.saximi.com

上一篇:如何选股票公司财务分析 如何选股票短线

下一篇:炒股的基础知识 炒股入门初学者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