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基本知识 - - 767股票学习网!

人民网上市时间和价格(人民网ipo)

2023-05-08 16:17分类:新股投资 阅读: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黄盛)日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上协”)向人民网授予“2022年度战略合作媒体”称号,表示在2023年将与人民网进一步推动《封面人物》等栏目与活动的合作。

2022年中上协与人民网共同打造了上市公司高管访谈类栏目《封面人物》,通过与嘉宾的对话分享成功经验,立体展现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思考,让市场领略到了中国优秀企业家的思想深邃和精神风采。

此外,中上协积极组织上市公司走进人民网,参加“第十七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等活动,共同宣传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得到了市场各方的积极认可。

2023年人民网将进一步加强与中上协的务实合作,用心感知企业冷暖,用笔描绘时代画卷,用力奏响时代强音,进一步发挥“宣传高质量发展成效重要窗口”的途径作用。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8月末,随着恒烁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合肥科创板上市公司增至1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六、省会城市第二。

“就总量而言,比合肥多的城市只有上海、北京、苏州、深圳、杭州。它们中,前两者是直辖市,深圳、杭州是副省级市,苏州则被誉为‘最强地级市’。”在资本市场看来,合肥能有这般表现,实属不易。“这一排名,高于合肥GDP和A股公司数量在全国的位次,充分彰显了这座城市浓厚的科创特质。”

人们不禁要问:合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何这么多?

通过走访不难发现,这既与合肥企业乐于善于拥抱资本市场、党委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引导密不可分,也与科技型企业在成长、上市过程中,相关部门尤其是科技部门的服务息息相关。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派繁忙景象:大楼内,研发、制造人员各司其职。一旁的工地上,全新的生产车间、研发基地正加紧建设。“这是我们的上市募投项目,车间今年底就能完工,将有效支撑公司扩充产能。”皖仪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专注分析仪器研制的皖仪科技,是安徽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专注分析仪器研制的皖仪科技,是安徽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人民网 陈浩摄

“冲刺IPO的关键时侯,市里给了我们大力支持。”上述负责人回忆道,在合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技局等部门的协助下,企业深度梳理、展示自身的科技属性,“最终,仅用较短时间,就走完了上市流程。”

登陆资本市场,为皖仪科技募集到发展所需资金,经营规模、研发投入“水涨船高”。据悉,今年上半年,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25%,位居科创板公司前列。另据了解,今后,皖仪科技将进一步把自身成长融入到合肥新兴产业发展中去,重点发力高端分析仪器板块,同时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

皖仪科技上市后的6天,2020年7月9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拿下“量子科技第一股”头衔。

国盾量子的“从0到1”,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托举。“量子技术是新生事物,想要走出实验室,不仅技术要过硬,推广同样重要。”国盾量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过程中,合肥市科技局组织召开量子产业“双需”对接会,帮助企业精准掌握、对接市场需求,为产品创新应用搭台铺路。

从皖仪科技、国盾量子的闯关之路不难看出,在合肥科创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征途上,科技部门扮演着重要角色。事实上,合肥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的背后,也能清晰地见到他们的身影。

2020年7月9日,国盾量子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量子科技第一股”。人民网 陈浩摄

据悉,自2021年合肥市委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并将其办公室设在合肥市科技局后,该局便承担起统筹全市科技工作的职能。

“帮助包括拟上市企业在内的各类创新主体解决各式需求,是我们的分内职责。”在合肥市科技局负责人看来,科创企业上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免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难题,更需要一个统筹部门施以综合服务。

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定位,科技统筹之外,科技局还是”科技情报局”“科技产业局”“科技招商局”。科技情报、科技招商都好理解,科技局在科技产业化中又将如何发挥作用呢?

对此,上述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设立种子基金、带头使用产品等做法,为科创企业提供‘第一笔资金、第一张订单’,帮助他们‘从0到1’。”

言归资本市场。合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全市发展绘制了“257”美好蓝图。达成愿景的奋进途中,上市公司尤其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把合肥的创新名片擦得更亮,还有助于各类创新要素向合肥集聚。

近期印发的《安徽省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指出,力争到2026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较2021年末翻一番,达到300家以上。其中明确,合肥达到130家以上。而目前,合肥市境内上市公司总数为73家。

对标目标,差距立现。想要如期达标,势必要推动更多的科创企业迈入资本市场。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一方面,从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中筛选有基础、有意愿的企业,引导他们了解、接触资本市场。另一方面,鼓励小微科创企业瞅准国家需求、发力‘硬科技’,早日进入资本视野。”合肥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双管齐下”,扩充科创板“合肥版图”,为合肥实现“257”美好蓝图和安徽“三地一区”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今年以来,IPO审核不仅呈现高过会率,并且“即审即发”的趋势正在形成,尤其是十八届发审委履职以来,多家企业从过会到核发批文周期明显缩短。但同时已完成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出现下滑。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至4月14日,发审委审核25家首发企业,其中20家成功过会,过会率达到80%,去年同期分别为79家(不包括取消审核情况)、40家成功过会、过会率仅为50.63%。

4月12日,证监会核发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IPO批文。其中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26日上会审核获通过,仅间隔18天;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于4月4日审核获通过,间隔9天。

3月12日,十八届发审委开始履职审核首发企业,当日审核通过了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仅十天后,3月22日证监会就按法定程序核准天味食品的IPO批文。此外,3月26日审核获通过的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经于4月4日获得证监会IPO批文。

伴随着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传统IPO审核通道“即审即发”趋势形成的同时,发行审核在透明度也在提高。3月25日,在“科创板审核32条”推出之后,证监会发布了 “IPO审核50条”。这被市场认为主板及中小创的发行审核标准制度化、透明化进程已经开启。

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科创板企业审核规则将逐步移植至A股的发行审核,现有板块对企业的包容性也将有所提升。此外,科创板上市审核重点关注信息披露,并通过发行审核问答等形式推进审核标准的透明化,提高可预期性。增量市场改革引领存量市场改革,A股的发行审核标准制度化、透明化进程将加速。

据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A股预披露企业数量共31家、上会企业数量16家,期末待审企业数量为253家。从上会企业的平均审核时间情况看,2019年第一季度上会企业从预披露至上会平均耗时576天。尽管周期较2018年第三、四季度的391天、539天有所延长,但每月上会企业的最短待审周期均在400天以内,且每个月份上会企业最大待审周期与最小待审周期之间有所收窄。若企业质地良好,申报材料规范,排队时间将有较高可预期性。

在IPO审核出现新趋势的同时,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却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14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有35家公司(包括中国外运、长航油运)完成上市,合计募资约278.56亿元,去年同期是40家、413.94亿元,分别下滑12.5%、32.71%。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栗翘楚)1月31日,港交所网站披露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必选科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优必选科技拟在港股主板上市,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优必选科技成立于2012年,为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的领先企业,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究及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商业化、销售及营销。截至2022年9月30日,优必选科技已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售出50万台机器人。报告期内,企业级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贡献了公司约九成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智能教育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智能物流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机器人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作为服务人们美好生活的工具,机器人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满足人们消费升级需求。

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与机器人技术加快融合,机器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层出不穷,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造福人类提供科技助力。

近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建议服务机器人及特殊机器人在行业中的应用深度及广度预期将大幅增加,这将使多个产业受益,包括制造、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等,机器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将显着增强。

优必选科技以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赋能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等多个行业,深耕“机器人即服务”模式。招股书显示,优必选科技是中国第一大智能教育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供货商,市场份额约为20.1%。2020年,优必选科技推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及智能物流机器人,于2021年营收达到1.9亿,增长率达1402.4%。自2022年下半年推出智能康养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公司已经收到超过30个潜在客户的询问。

近年来,我国攻克了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高精密减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部分难题,自主产品整机性能大幅提升。

招股书显示,优必选科技是全球范围内具备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之一,公司已实现多系列伺服驱动器量产,并完成小扭矩到大扭矩(从0.2Nm到200Nm)伺服驱动器批量生产。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平均占年收入的60%,全栈技术能力已积累专利超1500项,其中超300项为海外专利。

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是人形机器人技术落地的两大核心难点。一方面,多关节的人形机器人机械复杂度更高,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尤其是关节驱动控制远高于现有的机器人。特斯拉、亚马逊、三星等全球科技企业一致看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未来,以自研或投资的形式纷纷加注人形机器人,推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优必选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长达11年的技术积累、研发生产投入和商业化探索,建立了重要壁垒。据沙利文预测,虽然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场参与者较少,且应用场景有限。然而,在未来几年,该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不断增长的研发投入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及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也呈现两大趋势,技术不断进步推动应用场景拓展和生产成本下降加快商业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到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正在加快发展。正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欧勇盛先生所说,“人形服务机器人,过去看欧美,现在看中国。”

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规划和政策文件,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突破领域作出了部署,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市面上将会有越来越多不同形式的机器人企业和机器人产品涌现,我国机器人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https://www.saximi.com

上一篇:毫米波雷达概念股(全息投影概念股)

下一篇:雄安新区概念股一览(雄安概念股投资)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