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基本知识 - - 767股票学习网!

电信产业的重要地位(电信产业链)

2023-05-12 14:15分类:DMI 阅读: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记者 杜峰)近年来,中国电信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年中国电信发布了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从现在起到2035年,中国电信将分三步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2022年度工作会上,中国电信明确了2022年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打造科技型企业。

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电信最新公布的2021年业绩显示,2021年,中国电信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各业务板块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989亿元,收入规模行业领先。

中国电信为提升产业数字化核心能力,促进DICT业务高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研究、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型企业,2021年起成立众多专业公司,重点布局“云大物智安”,推动云计算、安全、交通、量子、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创新业务发展。

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6 月 18 日,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成立,注册资本 9 亿元,从经营范围来看,物联网相关的服务,包括应用服务、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是重头戏。当前公司已在雄安新区布局数字道路、数字社区等项目。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成立。是中国电信面向数字生活领域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负责提供数字生活领域中产品、综合解决方案和生态的场景化应用运营。

公司融合中国电信云网、客户、渠道、品牌等资源优势,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完善的数字生活基础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一站式智能数字生活服务。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2021 年 7 月 1 日,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整合了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中国电信上海信息化研发中心、中国电信广州信息化研发中心以及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分公司和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分公司,成为集团集约开展云业务的科技型、平台型公司,是一家集建设、研发、运营、生态合作和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专业云公司。

公司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成为规模和能力国内领先、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千亿级云服务商。中国电信2021年度业绩显示,2021年,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279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翻番,稳居业界第一阵营,保持政务公有云市场的领先地位。

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中智行和苏州市相关国资平台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2022年9月在苏州揭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公司定位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及运营,旨在攻克5G+北斗融合定位、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全域协同控制、5G/V2X融合网络等关键技术,构建“深度感知、可靠通信、智慧决策、高效运营”的国家级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打造中国引领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路协同规模化验证与应用。

它是一家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兼顾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合资公司,服务苏州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9月2日,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公司是中国电信集约开展网络安全服务的科技型、平台型专业公司,以研发运营一体化方式,整合全集团云网、安全、数据等优势资源和能力,进行统一运营,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云网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各类安全产品和服务。

天翼安全公司多次入围权威机构评选的网络安全百强企业,已为政务、金融、企业等全行业超过8000家客户提供了运营商级网络安全服务。

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9月18日,中电信量子公司在合肥正式揭牌,由中国电信与国盾量子合资成立。致力于提供量子安全通信组网、量子安全通话、量子安全物联网、量子安全云服务,整合量子安全通信技术、国产商用密码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最终成为全球一流量子安全通信服务提供商。

目前已成功研制了量子密话、量子安全网关、量子安全物联网、量子安全对讲、量子安全视频会议终端等产品,并形成量子城域网、量子安全组网、量子安全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

中电信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月26日,中电信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电信研究院牵头,与四川电信等单位共同出资在成都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等。

公司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为支点,积极支撑集团提高网络定制能力,降低部署运营成本,实现效能效益提升,促进自主研发成果规模推广。

天翼乡村科技有限公司

1月28日,天翼乡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增值电信业务以及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农副产品销售等。

中电信医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1月30日,中电信医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日,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卫健、应急、社会治理大数据、乡村振兴、住建、文旅、工业、智慧教育、交通物流、金融、要客、互联网等12个产业研究院,加强承接国家前瞻性技术和集团重点技术研究,同时通过市场化实现研究成果落地,一并设立政务、商客2个产业创新中心。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 2020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的企业。目前,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包括中电万维、中电鸿信、理想信息等13家子公司。

从数字城市到数字生活,从交通安全到智能网络,从农业智慧到医疗健康……中国电信以创新为发展引擎,以数字化发展为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阎贵成,武超则,曹添雨)

第一章 摘要:全球电信运营商股价总体表现良好

1.1 今年以来,海外电信运营商股价普遍表现较好

今年以来,海外运营商Verizon、Orange、Vodafone、Telefónica、KDDI、SK、KT、LG U+等股价普遍表现较好。

1.2 从中国移动-H股价复盘来看电信运营商投资的影响因素

中国移动-H股今年以来(截至4月13日)上涨18.6%,同期恒生指数下跌8.3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4.02%。

1.3 影响国内电信运营商股价的主要因素普遍在向好

运营商投资者普遍的关注点:

经营情况:收入、利润、ROE、EBITDA;细项指标ARPU值、DOU(户均流量)、流量资费水平等。

营运开支:网络运维费用(能源使用费)、折旧摊销额等。

资本开支:资本开支增加,当期现金流减少,未来折旧摊销增加。

投资回报:派息率、股息率等。

市场环境:运营商之间是否还会有价格战?是否还会有提速降费?国际环境变化。

公司诉求:股权激励、增持、回购等。

当前运营商所处情况:

经营情况:经营全面向好,收入利润增速提升,资费降幅收窄,DOU持续增长,ARPU提升且有持续性。

营运开支:5G基站陆续开通,运维费与折旧上升,但建设高峰已过,增速将下降。

资本开支: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小幅上升,总体表现平稳,5G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投资回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提升派息率,港股2022年股息率8.6%、7.8%、8.2% 。

市场环境:竞争趋于理性;政府工作报告不再提及提速降费,预计流量资费降幅持续收窄。

公司诉求:三大运营商均实施了激励,均在实施增持或/和回购。

1.4 我们建议重视电信运营商板块

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目前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基本面仍在向好趋势中,符合当下市场投资风格,建议重视。

三大运营商H股PB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疫情影响较小,可以优先配置,但AH溢价也比较常见,因此A股同样值得重视。 叠加考虑行业地位、现金流情况(便于回购、资产质量等)等,我们继续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1.5 中国移动享受一定龙头溢价,但A/H溢价更低

从ROE对比来看,三大运营商中,A股的中国移动较另外两家运营商存在一定低估情况,H股的中国联通相对低估。

从ROA对比来看,三大运营商中,A股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对低估,H股的中国联通相对低估。

第二章 国内电信行业发展势头向好,三大电信运营商经营拐点已经于2021年出现

2.1 电信行业发展趋势向好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0%。

2022年1-2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86亿元,同比增长9%。2021年以来,单月电信业务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预计主 要受益于业务量持续增长、降费幅度得到控制,5G商用、产业数字化项目逐步起量等。

2021年,三大运营商完成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为2601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6409 亿元,同比增长3.3%。新兴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三大运营商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2225亿元,同比增长27.8%,在电 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5.2%。其中,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业务比上年分别增长18.4%、91.5%和35.5%。反映出三大 运营商经营向好的趋势仍在持续,且新兴业务对整体业务拉动作用加强。

2.2 三大运营商2021年营收均取得正增长,增速创近年新高

三大运营商收入增速均创近年新高。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告数据,2021年三大运营商合计营收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增速环比提升6.48pp,其中中国移 动8482.6亿元,同比增长10.44%,中国电信4395.5亿元,同比增长11.69%,中国联通3278.5亿元,同比增长7.90%。

在降费趋缓、竞争趋于理性的背景下,运营商经营状况改善。

2.3 三大运营商2021年盈利情况持续改善

2021年,三大运营商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合计1565亿元,同比增长10.82%。中国移动1161亿元,同比增长7.70%;中国 电信259亿元,同比增长24.45%(若不考虑出售翼支付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7.7%);中国联通144亿元,同比增长15.01%。

在降费压力下降、竞争趋于理性、5G规模商用背景下,运营商盈利状况持续改善。

2.4 通信服务收入平稳增长,2021Q4中国移动净利润增速创近年新高

2021Q4,三大运营商通信服务收入合计3508亿元,同比增长5.88%。其中,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785亿元,同比上升 5.01%;中国电信通信服务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6.08%;中国联通通信服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7.75%。

2021Q4,三大运营商归母净利润合计330亿元,同比上升9.84%。其中,中国移动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10.31%; 中国电信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22.25%;中国联通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13.42%。

2.5.1 移动业务:用户数增长接近天花板,市场格局总体稳定

移动用户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竞争格局近三年基本稳定。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用户 数分别达9.57亿户、3.72亿户、3.17亿户,合计达16.47亿户,已趋于饱和。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数分别为3.87亿户、1.88亿户、1.55亿户,渗透率分别为 40.42%、50.43%、48.86%,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53%、26%、21%。(注:运营商移动5G套餐用户定义并非完全相同)

我们认为,在套餐价格接近的情况下,用户会根据网络质量的优劣来选择运营商,目前来看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仍然优于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5G时代,在共建共享背景下,“移动+广电”覆盖与“电联”相当,因此我们判断,中国移动仍然将 保持在个人移动市场的领先优势。

2.5.2 移动业务:收入增速整体改善

移动业务方面,中国电信增速领先。根据运营商年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21年移动业务营收分别为5549亿 元、1952亿元、1641亿元,分别同比+3.19%、+7.46%、+4.74%,其中中国移动收入增速同比转正,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收 入增速提升。预计主要受益于运营商更注重价值经营,流量资费降幅趋缓。

从移动业务收入格局来看,2017年以来中国移动份额下滑(目前趋稳),中国电信份额增长,中国联通份额相对稳定。

2.5.3 资费降幅收窄,DOU保持增长,ARPU值企稳提升

资费端:2015年5月提速降费提出,资费开始明显下降;2017年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不限量套餐,资费大幅下降;2019年, 运营商经营面临压力,降费政策趋缓,当年9月三大运营商先后宣布取消不限量套餐,资费降幅开始得到控制。

流量端:2013年末4G商用,4G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DOU稳步增长;2015年各类应用在手机端普及,DOU快速增长;2017年 各类长短视频、直播等应用在手机端普及,DOU爆发式增长;2021年,5G套餐用户渗透率超40%,DOU保持较快增长。

ARPU:2018-2019年,流量增速放缓、资费降幅较大,ARPU加速下滑;2020年资费降幅收窄,流量保持增长,ARPU企稳, 2021年,向好趋势持续,ARPU值回升。

2.6.1 固网业务:运营商发力智慧家庭业务,宽带业务较快增长

截至2021年底,三大运营商固网宽带用户数合计值达5.05亿户,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数分别 为2.40亿户、1.70亿户、0.95亿户,占比分别为48%、34%、19%。

运营商发力“三千兆”业务,家宽业务不再局限于仅提供上网宽带,而是打造包含全屋智能、高清视屏、安防在内的智慧 家庭服务体系,三大运营商宽带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宽带综合ARPU也实现提升。2021年全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 联通固网宽带ARPU值分别为34.7、38.9、41.3元/户/月,分别较2020年+0.7、+0.5、-0.2元/户/月。

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98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3%,占 比较上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 在当年净增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中占比已达53.91%。

2.6.2 固网业务:中国移动后来居上,收入份额持续增长

2015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获得中移铁通公司移交的固网宽带牌照后,中国移动的家庭宽带业务开始了快速发展。2021年,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实现固定宽带业务收入942亿元、765亿元、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5%。

从收入份额来看,中国移动固网宽带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已达到44%,同比提升3pct,跃居国内第一位。中国电 信、中国联通收入份额分别为36%、21%。

2.7 运营商抓住产业数字化机遇,政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中国移动政企市场实现收入1371亿元,同比增长21.4%; 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实现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17.8%;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实现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8.2%(说明: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公布政企市场收入规模)。

云计算方面,2021年中国电信“天翼云”实现收入279亿元,同 比增长102%,行业云收入213亿,同比增长90.9%,2021Q3公有 云IaaS+PaaS国内市场份额为9.0%,位列第四。中国移动“移动 云”实现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行业云收入192亿 元,同比增长109.6%,公有云排名进入业界前七、政务云排名 第三。中国联通“联通云”收入为163亿元,同比增长46.3%。

2.8 运营商2022年资本开支小幅增长,明年可能将下降

2020年-2022年为5G建设投入高峰期,2023年后可能进入下降区间。我们认为未来5G网络将与4G网络长期共存,4G网络将 优先承载城市低密度地区或郊区的个人基础流量,5G作为城市高密度地区个人热点流量的补充以及政企用户行业专网的 主要承载。在此思路之下,5G网络的覆盖更为追求“有的放矢”,叠加5G向6G的演进仍需要7-8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运 营商不会面临“3G到5G快速迭代、网络加速建设”的问题。所以,我们预计国内运营商的Capex在2022年基本达到高点, 然后进入下降期(不排除未来仍有提升的可能,但应该将与业务量的增长有关,也符合发展需求)。

运营商共建共享节省资本开支。5G建设由以往的三家运营商各建一张网变为四家运营商合建两张网。中国移动将与中国 广电共建共享700MHz 5G网络,有望帮助双方用少的投入实现好的网络覆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已共建共享69万5G基站, 且共建共享由5G拓展到4G,双方累计共享4G基站66万站,节省资本开支超2100亿元,运营开支200亿元/年。

2022年,三大运营商5G资本开支已经在下降,虽然总体资本开支仍小幅增长,但增量主要来自云计算业务等。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中国电信业改革和发展数十年来所引起的讨论、争论、议论,其广度、深度和持久度,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基础设施部门,在此过程中,中国电信业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

(北京王府井一次影展上,观众从巨幅图片前走过。图/视觉中国 )

文 | 《财经》记者 谢丽容

编辑 | 马克

中国第一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今年82岁,1987年他50岁,担任邮电部副部长,那年中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TACS是模拟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适配这种网络的手机,就是著名的“大哥大”。

大哥大在当时的售价大约在1万-2万元人民币之间,就连装大哥大的皮套,一个也需要500元以上,更不用说入网费和通话费了。吴基传评价,大哥大是豪华通信,除了基础需求,更多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追求排场的装备。

豪华通信的特点令大哥大不能大范围推广,到1992年,中国移动通信的总用户数才2万。此后数年,国家决策机构推动移动网络越来越普及,终端资费越来越低,到1998年吴基传就任邮电部和电子部合并而成的信息产业部第一任部长时,中国移动通信总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000万户。

当年3月,考虑到移动通信的爆发式增长市场需求,邮电部被拆分为邮政局和信息产业部,同时,电信业政企分开,中国电信与原信产部脱钩,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

到2018年底,中国在网移动电话总数已经高达15.7亿部,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了112.2部/百人。32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令全球瞩目。

其间,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发生了飞跃,移动通信行业也从当初制约经济建设的瓶颈,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底座。

今年6月,工信部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广电发放了5G电信牌照,10月底三大运营商正式开启5G商业应用,预期2019年年底5G套餐的签约用户数量会超过300万,基站数量也会完成13万的发展目标。

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此时,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各领域、各行业跨界融合,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支撑和先导力量。

抓住5G移动通信发展新机遇,驱动传统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是中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2G跟随,3G突破,4G引领

(1986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邮电局人工电话交换机工作大厅内,几十名接线员在工作。图/新华)

移动无线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第一代(1G)于20世纪70年代末推出,80年代初投入使用。从那时起,新一代的技术和无线标准每隔十年左右就会推出一次,如今世界已开启5G时代的帷幕。

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是一次产业格局的洗牌,由于移动通信产业的基础地位,产业格局的变动也直接影响到相关国家的竞争力变动。而且,每一代技术的价值都呈指数级增长、推动经济进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欧洲在2G时代获得了第一个竞争优势,这使得诺基亚和爱立信等欧洲公司可以最早推出设备,并在2000年至2010年已经开始向3G转型,这一时期欧洲无线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而当时美国仍在推行2G,美国公司在努力跟上发展步伐。中国在技术上几无积累,只有少数科研机构进行零星的跟踪、研究和模仿。

一位当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化活动的电信业资深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当时,中国代表在ITU的各技术会议上参与不多,学习大于参与。

3G时代,欧洲失去了这一优势,原因在于当时的监管部门要求对3G频谱资源进行拍卖,而不是把现有的2G频谱进行重新规划调整,欧洲运营商和设备商贻误先机。日本在3G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同样没有抓住先机,失去了数千个工作岗位和可观的收入。在此期间,多家美国无线技术公司倒闭或被收购到外国公司中。

中国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做强国际通信标准的重要性。1997年,ITU向各国发出了3G技术标准的征集函,中国政府有意竞逐。多次讨论和论证之后,提交标准方案的重任交给了提出TD-SCDMA技术的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即后来的大唐电信。2000年5月的ITU全会上,TD-SCDMA被确定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

从零开始做移动通信标准,成本高难度大,中国当时并无优势。时至今日,中国通信产业界对于当年的自主技术标准TD-SCDMA的功过是非依然有争议。

有人认为,由于通信产业链的特性,TD-SCDMA产业链孱弱,从终端、系统、芯片,到仪表、测试,整个产业链只有中国厂商与少数韩国企业(当时韩国企业也处于产业起步的阶段)参与,整个TD网络从开始到结束,用户从终端到网络体验都不尽如人意;而且,这个标准除了中国移动,海外部分国家地区部署了一些小网络,并未达到海外拓展的程度,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如果据此标准,中国第一个3G标准不算成功。

另一个观点认为,中国的3G标准和网络确实有不少问题。但中国角逐国际化标准的道路总有一个起点,哪怕这个起点并不算太从容。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后来总结,如果不在3G标准这个当口起步,就得在未来的4G、5G起步,但起步越晚越被动。而且,当时中国市场规模已呈爆发前兆,是一个不错的节点。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手机用户数仅占世界手机用户总数的约4%,到2000年已近12%,到2018年12月,我国在网手机达15.7亿部,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12.2部/百人,这组数据侧面印证了杨骅的观点。

美国在4G的发展路径上吸取了2G和3G的教训。尽管3G的实施进度很慢,但后来的几年内,美国加大3G投资建设力度,最终使其在4G到来时全面占据先机。在2010年初,AT&T和Verizon利用2008年拍卖赢来的700MHz频段,迅速在美国各地部署LTE网络。

美国在4G智能设备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并最终在全球取代了日本的操作系统。美国的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Netflix及其他不同规模种类的互联网公司,都利用LTE网络带来的大带宽和新手机功能,研发了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随着LTE技术在其他国家的推广,推动美国在全球无线和互联网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ReconAnalytics在2018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估计,2011年至2014年间,4G的引入为无线行业贡献了70%的增长,不仅提高了GDP,同时无线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80%以上。通过引领4G的发展,美国建立了一个由网络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和应用程序开发商组成的全球生态系统。

以3G为基础,中国在2007年进一步冲击4G标准。中国移动联合几家国际运营商,将大唐移动等国内厂商提出的TDD演进方案,融合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国际标准,形成TD-LTE标准。

TD-LTE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系统性原始创新技术,中国企业拥有大量TD-LTE自主知识产权。在通信标准化组织ETSI披露的LTE专利中,中国企业拥有的LTE专利比例超过20%,包括大量TD-LTE核心专利。中国企业提交的TD-LTE标准化文稿占比近50%,在标准制定中拥有较大话语权。其中,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等龙头公司占据了核心话语权。

相对于TD-SCDMA,TD-LTE有三大特点:同时得到了国内外主流厂商和海外运营商的支持,形成中国主导、全球广泛参与的端到端完整产业链,网络和终端成熟度与LTE FDD保持同步发展;技术性能有竞争力,总体与FDD-LTE相当,走出了国门;拉动经济,提升中国科研水平及整个制造业的装备水平。

TD-LTE产业链非常之长,从芯片的设计、封装、系统集成、仪器仪表到手机制造,中国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活力被不断激发,带动了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升级,带动了应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芯片等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和发展。

在我国发起并主导的TD-LTE全球倡议组织(GTI)中,运营商成员超过116家,设备商成员97家。包括美国、日本、印度等30多个国家开通了网络。

2G跟随,3G突破,4G引领,中国20年来在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的参与,是一个将技术、标准、产业、市场有机连接起来的过程。

5G更加从容

(2019年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批准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图/中新 )

几乎所有通信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都有一本心酸账。杨骅曾在多个场合回忆,国际标准会议上讨论中国代表团提出的3G标准时,不少国际同行都走出会场喝咖啡去了,没人认为这个标准会有前景。这一过程发生在中国发力3G、4G的过程中。

5G时代,渐入佳境。

5G的标准立项共45项,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阵营占主流。中国立项21项、欧洲14项、美国9项、日本4项、韩国2项。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5G的标准进程,1G、2G时代一无所有,3G时代开始跟随,4G时代基本并跑,5G时代中国已经处于领先位置。

标准之外,中国5G生态链此时已经相对强壮。中国移动是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用户量最多的电信运营商之一;华为是全球第一大ICT科技公司,中兴、大唐等是通信领域主流系统设备厂商;华为、OPPO、vivo、小米是全球手机主流玩家。

在互联网领域,有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综合互联网巨头,并形成了繁荣互联网生态;在代表未来方向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美国形成全球两极。

相比2G、3G和4G,升级5G将为每个国家带来与4G相比规模更大的潜在风险和回报。今年5月,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预计,5G时代的领导者将在未来十年间获得数千亿美元的收入,并在无线技术领域创造广泛的就业机会。5G也有可能给其他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更快、更大的数据吞吐量,自动驾驶等技术将获得巨大发展。5G还将通过增加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量和速度来增强物联网,甚至取代许多家庭所依赖的固网宽带。拥有5G的国家将拥有更多的创新,并为世界其他地区设定标准。

但美国国防部认为,由于美国在频谱资源秉性和选择使用的情况,这个国家目前不太可能是美国。

这份名为《5G生态系统:对美国国防部的风险与机遇》的报告显示,每个国家的5G能力可以通过五个指标进行比较:频谱可用性、广泛的5G试验、国家监管机构建立的5G路线图、政府承诺(例如,为5G实施铺平道路的战略文件和政策),以及行业对早期5G发展的承诺。

在这些指标中,其他因素均依赖于频谱的可用性。中国向三大运营商分配了200MHz的中频频谱,并正在考虑重新分配500MHz的C频段频谱。相对于美国目前只能采用的毫米波、Sub-6频段或两者混用的方式组网,中国留给5G的频谱资源更加丰富优质。不同的频谱决定了5G数据传输不同的速度、容量和延迟。

今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了四张5G牌照,计划2019年部署预商用应用,并在2020年正式商业应用。国际咨询机构安永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5G用户数将达到5.76亿,占全球总数逾40%;中国5G资本支出将达到1.5万亿元(约合2230亿美元)。

截至2019年5月,中国已部署约35万个5G可操作基站(包括既有基站的升级),几乎是美国部署的10倍,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中。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大型制造商(华为和中兴)正在通过销售主要用于非独立网络的5G支持设备和装置来推动5G部署。

在海外,中国一直在与其他国家和公司保持合作,以扩大其5G的影响力。

在欧洲,尽管美国政府要求盟友阻止中国公司,华为和中兴仍然正在为一些国家的5G网络提供建设的服务,并签署了多项5G合同。

此外,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推动由中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以提供跨越整个路线的连通性。这一策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三季度,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有28%的份额,比2015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随着更多地区的5G网络依赖中国通信设备,预计华为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增长。这些努力将使中国能够推广其5G网络标准和规范,并在全球5G设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从信息公路到经济底座

有了3G的从0到1、4G的从1到N的积累,5G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相关厂商已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多数政策、经济、技术学界人士认为,5G不仅将改善个人消费体验,还会带来无限商业可能,是新一代产业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革,及面向消费者的数字生活变革的底座。

得益于通信产业作为科技产业基础设施的强大,中国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处于历史最小的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建设电信网络一直被认为是由一个国家的电信运营商来主导完成的,但是网络从2G升级到5G的过程中,网络的使命从最基础的连接功能上升到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这一变化将电信运营商推向了它们越来越不擅长的宽广领域。

鉴于这样的变化,一些通信行业人士认为,将中国电信业的产业格局从寡头垄断下的有限竞争转变为更加开放的竞争市场,并让电信运营商在更大的融合市场获得更多政策、资本和产业支持,有利于中国保持在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的领先优势。

纵观中国电信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电信网络对国家经济商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中间穿插多次打破垄断、激活市场的重要改革,保证了电信行业逐步适应新的使命和环境。

20年来,中国电信行业内进行了四次大规模重组,从政企分家到最终形成三大运营商相对稳定平衡的竞争态势。

3G时代,电信运营商代表管道,IT厂商代表技术,互联网公司代表应用,生态链上的三类公司各自为政,交集不多。电信运营商处于生态链价值分配的底部,投入巨大但只获得管道收益,一度陷入转型困局,网络压力不断加大,客户能力明显欠缺,硬件创新很少参与,流量费用成为众矢之的,自营业务不够专业,规模个性难以兼顾,沉溺在低端价格战中无法自拔。

如果将视野放大到全球,电信运营商的衰退是全球性的。全球电信行业从1992年开始迅速发展,1990年-2000年,全球电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0%,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是7%,2008年至今,这个数字锐减到0.3%。这十年间,恰恰还是全球3G、4G网络高速发达的十年,这意味着电信业顶到了天花板。

技术越好,网络越快,反而无法带来更多收入。一位运营商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越来越好的带宽和速率体验已经成为默认,运营商如果不跳出管道思维,将无法获得明天。

这样的状态一直在4G时代才有所改善,运营商的思路开始逐步打开,和IT厂商、互联网公司联合创新,实现共赢。

一个分界点是,2017年8月,中国联通公布混改方案,宣布将引入包括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在内的多位战略投资者,认购中国联通A股股份。中国联通是第一家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试点企业,承担着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蹚路的使命,也是中国电信行业首次突破在行业内重组,与外部开放型企业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这种混改模式的初衷在于,帮助电信运营商技术、商业模式跳出“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的惯性陷阱,抓住新的机会。当运营商与移动支付、社交、分享经济等失之交臂以后,是否可以抓住云、大数据等数字时代的新机会?5G是运营商跳出管道宿命的一个契机,也将是一个分水岭。

5G时代发生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通信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迭代,早已不是电信运营商“一个人的战争”,由于科技行业的边界在过去十年越来越模糊,几乎所有处于科技产业链上的科技公司都主动或被动地进入了战局,甚至传统的垂直行业,例如汽车、金融、消费等行业,也主动入局。5G和数字技术的相互作用,将改变一切产业和商业。

埃森哲战略大中华区总裁余进近期撰文称,如果生态参与者忽视了这一系列变革所带来的市场需求的改变,而仅仅选择简单跟随,未能以变御变,那么失去的将可能是一个时代。

她认为,5G将为电信运营商重新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将进一步打破已有的竞争壁垒,运营商如果无法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将进一步沦为底层通道提供商的角色,随着通道服务加速成为低成本产品,将无法为巨大的5G网络建设投资提供充足回报。

因此,运营商需要在战略层面,重新思考企业市场和消费市场的战略定位:在企业市场,如何利用全连接优势逐步延伸,赢取巨大的数字化服务增量市场?而在消费端,又如何重新成为消费者每日数字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

对于擅长应用的科技公司来说,由于个人消费领域的红利几乎已经被彻底挖掘,如何扬长避短与生态竞合则是核心命题。它们需要进入新的B端市场,部分竞争优势被弱化,需要策略性补齐自身在终端接入、网络与安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能力短板;需要更加深度了解垂直行业,增强垂直行业应用场景的创新能力。

“面对新技术,过去的经验往往是最大的障碍。”一位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说。“最难的是思维的改变,用旧商业模式使用新技术是很多科技公司很容易犯的错。”这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投入了巨大资源研究5G。

对于华为这样的公司来说,其身份则变得更加多元化。华为参与了中国电信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多年后,已经成长为一家集消费终端、电信设备和数字技术提供者多重角色的综合型科技公司。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此前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5G时代华为的角色,绝不是单纯的设备提供者,而是做运营商的“价值运营伙伴”。这家公司希望帮助电信运营商建设5G网络,更希望用自身在云、终端上的积累,和运营商一起开拓更多市场。

余进认为,所有人都不应该置身事外。传统行业的领导人更需要深入思考,在5G及全方位数字技术赋能下,企业如何通过拥抱技术变革来获得竞争优势。

在所有参与者的集体配合下,5G将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可以预见的是,5G技术的商用化将引发新一轮投资高潮,促进新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扩散渗透,孕育新兴信息产品和服务,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测算数据显示,到2030年,在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6.3万亿元、2.9万亿元和800万个;在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10.6万亿元、3.6万亿元和1150万个。

此时再回忆1996年前后一些骨灰级网民使用拨号上网,一个月网费动辄上千元,已经恍若隔世。

(本文首刊于2019年9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每经记者 刘春山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2月14日从中国电信处获悉,其成立了两家投资公司,注册资本各为50亿元,公司业务覆盖股权、基金、资管、投行等业务,并已经开始了相关人员的扩充招聘工作。

记者注意到,不仅中国电信,前不久有消息称中国联通正在筹建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于上述消息,中国联通方面并未否认消息的真实性。在通信主业市场增量放缓的大背景下,手握巨额现金的运营商在投资领域的动作越来越频繁。

中国电信强化物联网布局

天眼查显示,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于今年10月31日注册,天翼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于11月30日注册,注册资本均为50亿元,统一简称为中国电信投资公司。

中国电信表示,投资公司定位于加快战略转型而构建的投资和资本运作平台。目前,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00亿元,下设6只基金。

中国电信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投资主要还是跟通信主业有关联。投资公司将围绕智能硬件、万物互联,在智能连接、物联网、智慧家庭、新兴ICT、金融科技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公司业务覆盖股权、基金、资管、投行等。记者了解到,中国电信投资公司已经开始了相关人员的扩充招聘,包括物联网、智慧家庭、新型ICT方面的项目经理。

虽然成立没多久,中国电信投资公司已经开始在产业链上下游领域的运作。记者发现,12月7日,A股上市公司传化智联(002010,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投资设立传信物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传化智联出资6000万元,占比60%,中国电信投资出资4000万元,占比40%,双方均以货币(现金)方式出资。

同为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投资领域的布局也在同步进行。本月初,有消息称中国联通正在筹建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同时对旗下的“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实际上两公司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联通方面人士并没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否认该消息的真实性。中国移动方面,2016年底“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移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运营,此前已开展了多项投资项目。

记者注意到,三大运营商每年都会有相应的创客大赛,挖掘优质企业。通信行业分析师项立刚对记者表示,三大运营商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多从产业协同方面考量,科技TMT方面公司居多,发挥资本的作用。在加强自身主业竞争力的同时,在新的领域进行布局,孵化项目拓展外延。

如何“花钱”成考验

纵观三大运营商历年的财务报表,不难发现,手握巨额现金,在基础通信建设施设之外,如何发挥手中现有资金的价值也考验着三家运营商。

根据财报,2016年三大运营商收入总额为13349亿元,净利润共计1273亿元。其中,中国移动营运收入达7084亿元、净利1087亿元;中国电信实现营收3523亿元、净利润180亿元;中国联通稍显逊色,2016年营收2742亿元,净利润仅为6.25亿元。现金方面,以中国移动为例,2016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余额为4304亿元。

运营商世界网总编辑康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信之前已经设立了天翼科技创业公司、资本运营部,在投资方面早有试探,不过此次成立的中国电信投资公司力度更大、层次更高,扶持更大的产业链公司。

记者注意到,中国移动早年间已经投资了浦发银信、泰国电信运营商True、凤凰卫视等,并为A股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第一大股东。对于入资企业,中国移动大多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仅履行出资人和战略投资者义务。

在中国移动2016年财报中,可以看到中国移动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投资浦发银行,中国移动获得股利19亿元;投资科大讯飞,中国移动获得股利1800万元。

手握充沛资金,近年来国内电信企业的转型趋势更猛,陆续进入娱乐文化、IT互联网市场,试图摆脱对通话、宽带业务的依赖。随着中国电信投资公司、联通投资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其在投资界势必会有更多的运作。

https://www.saximi.com

上一篇:丝绸之路ppt(丝绸之路股票行情)

下一篇:人民网上市时间(人民网是上市公司吗)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