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基本知识 - - 767股票学习网!

天津自贸区进口汽车(天津自贸区发展)

2023-04-19 16:12分类:炒股指导 阅读:

 

从津洽会组委会获悉,去年广泛吸睛的“东疆进口商品展”今年将再次走进津洽会。5月12日至16日,东疆保税港区将在展会期间举办第二届进口商品展,千余种进口商品在津洽会现场展销。前来参展参会的嘉宾客商及市民百姓又可以以直销价格购买到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的进口商品。此外,平行进口汽车也首次走进了津洽会现场,令展示展卖的进口商品种类更加丰富。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东疆保税港区承办的进口商品展受到参展客商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经过一年的发展,东疆在国际贸易产业发展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开通了海关、商检联合监管的进口商品直营服务平台,率先完成跨境电商海关总署统一版首单业务,享受平行进口保税仓储政策车辆突破4万辆等,自贸区红利进一步延伸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了解,第二届东疆保税港区进口商品展设在梅江会展中心N2展馆,展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划分为五个区域: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展区、跨境电子商务体验区、平行进口汽车展示区、青海省黄南州藏族特色展区和标准展位区。参展商品涵盖进口日用品、休闲食品、冻品、水果、葡萄酒及饮料、孕婴童产品、平行进口汽车、日本手办、藏族唐卡等,种类丰富,质优价廉。

 

文:懂车帝原创 李德喆

[懂车帝原创 行业] 懂车帝从新华社获悉,日前,天津口岸首台平行进口汽车近日已经开展国六环保试验。预计5月份,首批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平行进口汽车将从天津投放全国市场。

天津市相关部门及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出通知,辅助试点企业开展到港车辆信息填报工作,同时要求天津口岸各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库24小时人员在岗,全力配合各地企业尽快完成相关信息填报。

平行进口车业在我国发展已经超过20年,从2014年开始,随着国家层面开始发布政策推动平行进口车试点的布局,平行进口车这一市场“由灰转白”,此后,《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3C认证改革试点措施公告》等多个利好政策发布,市场规模开始高速增长,2017年,平行进口车达到销量顶峰。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有关部门宣布,从2019年7月1日起,在重点区域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之后,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联合出台文件规定,从2020年7月1日起,所有在中国市场生产、进口、销售和登记注册的燃气汽车都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要求,方可进入市场。

2019年,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发展的意见》指出:未依法依规在国家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排放检验信息和污染控制技术信息的车型车辆,海关不予通关。业内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平行进口车在2020年7月1日后要想进入市场,关键要拿到两份文件:一是国六3C证书,二是完成车辆的国六环保信息公开,拿到国六环保信息随车清单。

至此,平行进口车陷入“清关难”的困境。

好消息是,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两年多持续推动,平行进口汽车已经可以开展国六环保试验。“协会将推动平行进口汽车达到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等,建立健全行业销售、售后、标准符合性整改等团体标准,推动平行进口汽车产业在国六时代行稳致远。”

据了解,目前,天津完全具备开展平行进口汽车国六全项试验能力的试验机构有6家,其中1家在建。试验机构均已完成设备调试工作,可以接受企业申请。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李揽月记者朱波 记者在2月9日上午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自贸法院”)成立三周年暨专业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年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2908件,审结60860件,结案率96.74%,涉案标的额391.64亿元,法官年人均结案370.88件,位居天津市法院前列,从而交出了一份卓越答卷。

2019年12月24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挂牌成立,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履职。三年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创新型、服务型新时代全国一流自贸区法院”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融入区域法治建设,着力构建体系化、全链条、全覆盖司法服务保障格局,为助推天津自贸区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创新思路,构建专业化司法保障体系

院党组围绕自贸区创新发展六大产业要素,规划东疆、中关村、泰达、天津港、空港、生态城及中塘七个专业法庭构建天津自贸法院体系,明确业务牵头部门,设立专门执行团队,形成金融、知识产权、涉外商事、劳动争议、环境资源、服务贸易“7+1+1”专业法庭格局。人民法庭建设经验入选首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坚持政治引领,确立“专、精、特、新”的工作目标和“守正创新、勇当排头、共筑卓越”的工作理念,强化创新精神,培育自贸法院精神文化,提升自贸法院首创性和显示度,打造司法服务保障升级版。实施“锻造工程、创新工程、卓越工程”三个工程。培养高素质专业审判队伍,培植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打造天津自贸司法保障的创新品牌、创新案例、创新名片。实施“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战略,针对法庭专业方向和管辖案件特点,制定特色化工作目标和差异化工作思路,培育具有天津自贸法院特质的工作机制、审判模式、司法成果、法庭文化和专业品牌。

创新机制,促进现代化审判效能提升

推进金融案件要素式审判、“领办制”办理机制,探索示范判决机制,审判效率大幅提升。探索实施融资租赁领域“信用保全白名单”机制,累计为企业节约直接经济成本上千万元,被商务部评为创新案例。建立域外法律查明与适用机制,制定《域外法查明办法》,发布《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司法送达条款(含电子送达)审判实践指引》,提高送达效率,缩短案件审理期限。探索破产管理人选任机制、破产财产处置机制、设立破产援助基金,规范破产审理程序,提升办理破产效能。打造“东疆多元解纷共治中心”,目前6家机构入驻,为法庭分流案件量15%。探索知识产权委托调解,促进诉调对接,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力度多渠道、多维度提升。成立“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涉台法官工作室,设立全国首家基层法院国际商事审判庭,推动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全链条解决。探索将金融纠纷化解前置到金融机构内部催收阶段,突出“简、快、省、优”,人力精简50%以上,时间缩短83%以上,费用减少70%以上。构建“法院+工会+N”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新机制,打造劳动争议一体化治理体系。探索知识产权个案诉源治理,通过立案初筛、摸排调查、促成一揽子和解、监督履行等方式,从源头上促进知识产权纠纷的一揽子、批量性化解。建立以“质效考核、诉讼服务3.0、营商环境”为核心的“3+N”考核体系,实现了全要素、全周期考核深化精细管理。聚焦人案两大要素,攻坚审判质效短板和弱项指标,统筹制定《关于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突出创新管理,破除惯性思维、惰性思维,加强领跑意识,激励干警主动担当作为、创先争优。

创新服务,探索精准化营商环境保障

院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自贸片区及五大开发区走访问需,征求意见建议,积极回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司法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打造“东疆共治沙龙”,为融资租赁、保理企业提供“点菜式”法律服务。通过“云”授课、保护中小投资者普法公开课、营商环境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贸区市场主体的法治观念和经营治理水平,及时回应企业法治需求,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法治赋能自贸区优势业态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展。先后发布知识产权、金融审判、融资租赁、公司纠纷、涉外审判、消费金融、平行进口汽车交易纠纷、环境资源、劳动争议、互联网审判等专业审判白皮书 件次。前瞻研判国际保理业务法律风险及对策,形成专项提示清单印发自贸区各金融部门和保理公司,推动国际保理业务创新落地落实。成立“平行进口汽车专业咨询委员会”,对平台经济劳动用工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展调研,护航产业、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东疆、中关村、泰达、天津港、空港、生态城及中塘七个专业法庭相继迁入新址,法庭硬件改造和功能升级完成,升级完善专业法庭一站式现代诉服体系。科技法庭35个,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法庭增至9个,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审判工作。建成10个社区互联网综合服务终端和10个律师事务所远程庭审终端,用户体验良好。涉外审判程序全流程“云上”办理,通过“云面签”、“云调解”、“云宣判”为境外当事人提供代理手续视频见证服务,实现零距离的触达司法。推进党建共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工作共赢。建立“2+N自贸司法服务直通车”机制,推进府院共联,协同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与五大开发区产业创新部门、法制部门为自贸区发展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司法服务保障。联合自贸区创新发展局、市贸促会,构建全领域全链条“调、裁、审”一体化法治平台和天津自贸区全方位法律服务平台。推进协同共治,聚焦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居民法治特色需求,与宜禾社区共建 “宜禾法治大讲堂”,受众覆盖生态城全域。通过社区微法庭、巡回法庭等形式参与社区治理。

这些有效做法也产生了蝶变效应:

——“一庭一品”初创成型。全国首家融资租赁法庭东疆法庭加速了产业集聚效应,全市首家环境资源法庭促进司法保障生态环境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关村法庭吸引众多知名品牌注册落户,泰达法庭与47 家金融机构共建起金融风险防控法治体系,天津港法庭推动新型平台经济劳动用工稳健发展,空港法庭服务口岸贸易有序开展。专业法庭建设经验入选最高法院首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编印11期《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工作专报》,影响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成为天津自贸区法院的创新名片和创新载体。

——专业审判成效初显。专业审判机制升级完善,各项工作指标持续向好,审判态势良好、审判质效提升。今年以来,9 项重点质效指标进步明显,居全市法院前列。金融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同比缩短8.7 天,法均结案数同比增加20.1 件。涉网金融纠纷多元智审平台案例成功入选2021 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

——审判成果亮点纷呈。“为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司法保障的调研”荣获2022年全国法院金融审判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全市首例无形资产融资租赁案例入选2021年度天津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天津市政法系统十大示范优案;全国首例禁止盗播冬奥赛事诉前禁令、全国首例二手车商标纠纷等案件,社会反响良好。62篇论文、调研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3个案例入选最高法院、天津高院典型案例。

——法治动能前瞻引育。致力实现司法服务保障更“专”、更“快”、更“优”。联合自贸区管委会在无形资产、平行进口汽车、金融监管协同、平台经济、跨境电商、法律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一站式全链条司法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一批首创性成果落地落实。2+N司法服务直通车作为改革创新案例推荐商务部,4项创新经验列入天津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清单。自贸法院创新性和显示度进一步提升。

——队伍建设成果显著。专业审判队伍初创成型,生态城环资法庭获评全国法院环资审判工作先进集体,涌现出双百政法英模包津燕等全国先进典型。多名法官应邀亮相高峰论坛,参与前沿法律问题研讨交流,一批年轻有为,业务精良的青年才俊正在成为自贸法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内化成为自贸法院干警职业素养;专精特新工作目标以及自贸法院理念已初步植入干警内心;前置、延伸审判职能,能动司法服务自贸区发展已成为干警自觉行动。

津云新闻讯: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迎来五周年。5年来,作为国家第二批自贸区和北方首个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肩负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从“试验田”到“丰产田”,立足自主创新,突出天津特色,用一组组详实数据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看数据:用1%创造10%

截至2019年底,天津自贸试验区内累计新登记超6.4万户,注册资本超2.17万亿元人民币。2019年,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占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占全市10%的地区生产总值、1/4的实际利用外资、60%以上的对外投资和近1/3的外贸进出口额,成为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截至2019年底,天津自贸区试验区累计实施制度创新措施432项,向国务院和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总结上报试点成果和创新实践案例233项,向全国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27项,向天津市和相关区域复制推广经验案例328项。

2018年5月,《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印发实施,截至目前,128项任务已完成123项,占总量的96%。经第三方机构评估,甄选出55项可复制推广创新成果,其中34项为全国首创,9项为全国领先,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点赞“京津冀”朋友圈

据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深改方案》等改革文件推出了70余项特色制度创新措施,目前与京津冀相关的任务已全部完成。同时,还制定实施了《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八项措施》、《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重点文件,推出了一批联动发展重点项目。

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为全国通关一体化贡献经验。2019年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下降至36.8和3.27小时,构建京津冀国际贸易大通道。累计70多家央企设立超过400家创新型金融企业,中交建、中铁建、北方车辆等一批企业在自贸试验区设立“走出去”功能总部。国海海工、中车金租、中国兵器、中国电信等一批央企龙头项目落地,2019年落户北京项目超600个,新增市场主体中京津冀企业超过50%。充分发挥天津自贸试验区京津冀开放门户作用,推动在飞机维修、演艺经纪等领域的率先开放,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

下一步,天津自贸区还将积极打造“京津冀+一带一路”海外工程出口基地。率先落实国家关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工作部署,推进京津冀金融同城化。充分发挥自由贸易(FT)账户作用,更好地满足京津冀企业国际业务需求。

对外开放“加速度”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名片”,自贸试验区在引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搭建陆海内外联动枢纽,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不断促进高质量发展,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

2020年前两月,天津海关已办理中欧班列货物通关手续53列、5724标箱,接近平均每天发运一班。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平均每年接待国际邮轮100多艘,是国际各大邮轮公司开辟亚洲线路的重点港口之一。

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支持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与仁川自由经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津蒙国际物流园项目落地,建设海外工程出口基地,开展国内首台出口非洲盾构机保税维修业务……天津自贸试验区借助自身优势在国际合作上亮点突出。

深化改革“纵深”发展

五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在行政审批、投资贸易、金融开放等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向纵深发展。

在行政审批上,截至2020年2月底,采用审批改备案方式共办理45件、实行告知承诺方式共办理108件、优化审批服务方式共办理230件。持续深化“一制三化”改革,推进“无人审批超市”、承诺制审批、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实现环境影响评价“零审批”管理。

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上,截至2020年2月底,天津自贸试验区新增外资企业2707家,实际利用外资超100亿美元。全国首个海关区块链验证系统上线运行,促成全国13个海关实现进口租赁飞机跨关区监管。率先试运行“全国电子仓单系统”。设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3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核准改备案,办结缩短至1天。同时,还获批全国首个邮轮母港进境免税店。

在金融开放上,天津成为继上海、海南之后,第三个上线FT账户的地区。上线四个月,已开立900个FT账户,办理FT业务累计454.75亿元。积极打造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撑体系,“金改30条”国家准予实施政策全部落地。率先开展飞机离岸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和共享外债额度便利化两个试点。出台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保税租赁业务管理办法和首个商业保理行业监管办法。截至2019年底,区内主体累计新开立本外币账户8.1万个;办理跨境收支2117.5亿美元;结售汇942.4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4111.3亿元人民币,占天津市的39.8%。

(津云新闻记者 李泽亚)

https://www.saximi.com

上一篇:资金流向(600409三友化工股票)

下一篇:分级a轮动(分级a还有吗)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