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炒股成功的故事还有炒股亏损的真实故事
2020年有段时间,白酒板块狂飙,我很想买。
没有立刻买是因为之前在股市中吃了大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弄点零花钱买买国债,我觉得倒也还行。想起当时狂热的我跟朋友高喊“大盘能涨到8000点!”不禁汗颜,可能年轻就是气盛吧。
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排队打餐10个人一半人在说自己的基金和股票,隐约听见什么鹏华,什么招商,什么PE几倍。
晚上回家站在阳台,开着窗户抽烟,老婆突然问我怎么不去理理财,我没吱声。好家伙,看来市场太火热了,连不懂股票的她都发问了。好像如果我不买,全世界都在告诉我快点买。
买就买啊谁怕谁,还能再套我一回?
几天时间分批买了好几支白酒股。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子弹全部打光。中午午休时和同事们谈起股票,大家都买了白酒,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办公室欢声笑语不断,大家相互赞赏,说你是小张磊,他是小巴菲特,还有小沈南鹏。每到上午九点半,总会有个人悄悄地说 “高开啦”,于是大家都满面春风。
某晚公司应酬,觥筹交错,有个客户专门做二级市场的,跟大家聊了聊股票,谈到白酒板块并未多言,只说“不要着急”。
好景不长,某日,白酒开始大跌。第二天白酒又跌了,九点半公司里报喜的人不见了。第三天还跌,公司里欢快的气氛好像消失了。大家突然间工作都变忙了,没人吱声。第四天继续跌,身边同事开岁开始唉声叹气利润全吐回去,马上要亏钱了,当然也有人在旁边嘲讽现在走人不真成韭菜了?
第五天,大跌。同事老王跟同事小李聊天,老王说:“割了?”小李回:“割了”于是两人异口同声的哈哈大笑。这一刻,公司里没有巴菲特,没有张磊,也没有沈南鹏,只有一茬茬嫩绿的韭菜,在大A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晚上回到家,老婆对我说果然股票是没谱的,她单位同事老公追高白酒,赔进去十几万。说到这,老婆狐疑地看着我,问“你没瞎折腾吧”。看着她的眼睛,突然间我想到了同事们狼狈的丑态,想到了专业人员提示的不要着急,又想到当年那个仓皇割肉的自己,心一横,不知怎地就告诉她:“跌了我就加仓!”
自然是大吵一架。
早上去上班,同事问我白酒股有没有操作,我眼睛没看他,盯着前方,咬牙切齿的说“加仓!” 谁问我,我都说加仓。
白酒跌了一个月,于是我又加仓一个月。
我成了单位的知名人物,人送外号“白酒永久股东”,人人都知道我跟憨憨一样炒股跌了只会加仓,每天中午去吃饭,路过的同事都问我:“今天加了没?”
我于是也成了“单位同事炒股赔了几十万”系列的主角。彼时的小巴菲特小张磊小沈南鹏嘴里已经说的是什么诺安永远滴神,蔡嵩松是我爹,长电科技拳打台积电,圣邦股份脚踢德州仪器。
在家自然也是十分难过的,老婆每天回到家看着我,一边叹气一边劝我赶紧出手,趁现在本金没有全部亏完赶紧割肉,以后再也不要去碰股票了,说咱没这个能力和本事。
我本想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她看我不说话,情绪逐渐崩溃,你要再这么下去,咱这个小家都要要完蛋了,就像那些亡命赌徒一样,最后一身负债家破人亡,被抓进去了..
我低声说没那么严重,再相信我一次吧..然后发现她已经睡着了。
我站在阳台上抽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在干什么?我是不是有病?我TM简直质壁分离,我还是我吗?”
在网上看股票论坛,各类专家表示白酒就是A股最大的骗局,人口总数见顶,老一代人老去年轻人不喝白酒,所谓永续增长模式就是个笑话,20%的增长给了五六十倍估值存在严重高估的问题云云,看完后我觉得我才是那个笑话。
后面白酒最近回暖了些,嘲讽我的同事似乎少了些。
白酒开始攀升,上午十点小李突然问我“你加仓那么多次,最近是不是...那个...回本了?”我没说话。
白酒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强势反弹,白酒板块全面复苏。公司同事看我的眼神变了。
白酒井喷式爆发!多个股单日涨幅超7%!机构扎推抱团卷土重来,指数狂飙,这是指数最好的时代!我成了公司股票界永远滴神,我才是张磊巴菲特。同事纷纷议论智者永远独行,我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把机构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牛散。每天都有同事来问我投资策略,心路历程。
而此时他们又在咒骂什么菜狗永远滴鬼,垃圾半导体全是代工毫无含金量,半导体已亡,韦尔北方华创长电科技是垃圾三傻,由垃圾大哥中芯带着一路狂跌。
我点进论坛,各专家表示白酒才是市场最好的价值投资标的,其潜在消费群体不断增长且保持极高消费能力,天生自带高净值客户,国内餐饮习俗和愈久弥香属性将进一步推动白酒不断新高。
某日回家后,老婆做了好几道我爱吃的菜,饭后她坐在沙发上对我说她错怪了我,然后我们半晌无言,我看着她,她眼神里有光,她看见了幸福的生活,她看见的是新一代巴菲特,她然后轻轻地摸着我的脸,凑到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公,你到底赚了多少吖?”
“不好意思,其实我在白酒跌的第三天就割肉了”……
有个股票估计老股民都很熟悉,柏堡龙(002776,现为*ST柏龙)
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有一家营业部,从上到下,从总经理到员工,和投资者说我们有个一个理财业务,100万起,年化12%,客户出借账户就可以,按照10:1的比例出借账户和资金,其实就是所谓的代客理财!
这个事情客户肯定是知道清楚明白的,营业部肯定是兜底,保本说的比较坚定,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合作,而且整体事情脉络我们梳理的时候发现,谁都不是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用一个客户的原话来回顾一下:
2017年至2018年,投资者被推荐名为“锁仓”的理财业务,门槛100万,保证本金安全,按本金的5%或10%保证金数额打入投资者账户,一种按照年化12%按月支付利息,一种按盈利各占50%分红,亏损由张团队负责。同时,投资者均被要求将账户密码交给张林开团队,只能看账户,但不能操作。
2017年底,合同已开始进行,投资者表示,很快从账户收到利息。
2019年,客户如期收到利息,也就是说从2017-2019年初的这个时间段客户都是可以收到利息的!
2019年5月,转折发生了,当时操作人把所有的账户全都以每股20多元的价格买入柏堡龙,一直亏损到股价3元左右,客户忍不住自己清仓。损失超过500万元。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有无数次机会提出终止合作,但是合作方声称找资金操盘,要把股价提到20多元给投资者解套,或以其他理由欺骗、拒绝、拖延。受此影响,有投资者未及时止损,甚至为弥补损失加仓买入该股票。
然后最终发现亏损已经无法弥补,客户就开始各种闹腾,直接上告证监会,然后证监会也出具了处罚案例,主要就是市场操纵罪,直白解释就是控制使用账户组,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交易、对倒“柏堡龙”,多次以盘中拉抬、尾市拉抬等手段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造成期间内“柏堡龙”股价明显异常,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然后罚款300万!
这点处罚和投资者的亏损肯定是没有办法相比,但是反思一下这个事情,盈利的时候大家都不说话,你好我好大家好,亏损了各种不清楚不了解不熟悉,投资者不清楚风险,中间人不清楚后果,操盘人承担不起亏损,谁之过呢?
一位投资者相关知情人士表示,在2019年3-6月间买入的投资者亏损比较严重,这部分投资者账面亏损比例大约为本金的60-70%,“也有个别极端客户260万本金亏损了250万元。”
多名投资者曾多次试图要求证券总部要求赔偿亏损,大家说这个赔偿能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