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增发股票会稀释吗
公开增发股票会稀释吗?这绝对是每个股民朋友心里的一根刺,增发这俩字儿,听着就让人心慌慌。简单粗暴地说,公开增发股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就像往一杯水里加水,水是多了,可味道也淡了,这个“淡”就是我们常说的“稀释”。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不是一句“稀释”就能盖棺定论的。咱们今天就好好唠唠这公开增发股票背后的那些弯弯绕,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手里的股票的,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哎,说起股票增发,就好像公司在说:“兄弟们,我最近手头有点紧,想再跟你们要点钱。”咋要呢?就是再发一批股票呗。这就像你家里的蛋糕,本来就那么几块,现在又切出来一块或者好几块,那原来你手里那块是不是就显得没那么“金贵”了?你可能分到的“蛋糕份额”比例是少了。这种稀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每股盈利(EPS)的摊薄,另一个是股东权益的占比降低。
先说这每股盈利,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EPS。你想想,公司一年赚100万,原来只有100万股,每股能赚1块钱。现在突然多出来100万股,利润还是100万,那每股是不是就只能赚5毛钱了?这就是盈利摊薄,你的那份“蛋糕”对应的“奶油”变少了。虽然公司总利润没变,但是你单个股票能分到的利润确实是变少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尤其对那些指望着公司盈利增长的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个打击。
还有股东权益占比。你是股东,说明你拥有这家公司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是用股权比例来衡量的。原来你拥有1%的股权,公司增发后,总股本增加了,你那一趴的占比肯定会相应减少。就好比你原本占一家公司股份的十分之一,公司又找新伙伴入股了,你的十分之一,变成了二十分之一,或者更少。虽然你依然是股东,但你在公司的“话语权”或者说你“拥有”的权益相对来说是缩水了的。
那是不是一听到公司要公开增发,我们就赶紧撒腿跑呢?也不是!这事儿还得分情况看。
首先,要看公司为啥要增发。有的公司增发是为了扩大生产,搞研发,或者进行战略收购。这钱拿去干正事儿,把公司做大了,未来利润增长潜力也大了,虽然短期内会有稀释,但长远来看,对股价未必是坏事。就像你家里,为了以后生活更好,先借点钱搞投资,短期是还款有压力,但以后收入高了,日子当然也就越过越好。这种“有前途”的增发,可以考虑“等等看”,别急着割肉。
但是,有些公司增发就让人有点担心了。比如,增发只是为了还债,或者填补亏空,这种增发就很可能意味着公司经营遇到了困难,增发就像“饮鸩止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类增发,一般就是对投资者不利的,投资者大概率会用脚投票。就像你家里的钱被你挥霍完了,然后你借钱还债,但你还是没有赚钱的能力,债迟早还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另外,增发价格也很重要。如果增发价格比市场价低很多,那就会对现有股东造成更大的稀释压力。就好像你买的包子,别人买能打折,你心理肯定会有点不舒服,同理,增发价太低会让现有股东感觉权益被侵害,会影响股价。反之,如果增发价比较高,甚至和市场价差不多,那稀释影响会相对小一些,市场也可能更容易接受。
还有,增发的方式也很关键。通常公开增发,就是面向所有投资者发行股票,稀释效应最明显。另外一种定向增发,就是只向特定的机构或者个人发行股票,对现有股东的影响相对来说可能小一些。所以,我们看到公司增发的公告,不要急着下结论,先仔细看看增发是怎么个发法。
其实,增发这事儿,就像一把双刃剑。它能给公司带来资金,支持发展,但也可能稀释股东权益,引发股价下跌。关键是看公司把这些钱用在哪儿,有没有把饼做大的能力。如果增发是助力公司发展的“东风”,那投资者就可以考虑持有;如果增发是填补窟窿的“毒药”,那就得谨慎考虑了。
再来说说我们股民该如何应对。首先,就是要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公司有增发的苗头,就要密切关注公司的公告和相关报道。仔细研究公司增发的目的、用途、价格,以及增发的方式。不要盲目恐慌,也不要盲目乐观。
其次,要结合公司的基本面来判断。看看公司所处的行业是不是景气,公司经营业绩是不是良好,未来发展潜力如何。如果公司本身就很优秀,只是短期被增发影响了,那还是可以考虑长期持有的。
再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决定。如果你是稳健型投资者,比较厌恶风险,那可能就要考虑减仓或者规避;如果你是激进型投资者,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或者低吸。
最后,还要学会分散风险,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股票,本身就存在风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公开增发股票确实会带来稀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坏事,也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抛售股票。关键在于我们要理性分析,深入研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判断。记住,股市不是赌场,不能凭感觉和情绪来操作。投资需要理性,需要对市场和公司进行深入的了解。增发是公司融资的一种手段,投资者需要做足功课,了解公司增发的背后逻辑,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而这背后永远离不开一个问题:公开增发股票会稀释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如何应对,需要我们细细斟酌。
上一篇:出资入股叫什么股票公司
下一篇:可以靠股票过日子吗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