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基本知识 - - 767股票学习网!

新浪股票首页(股票300203)

2023-11-26 22:28分类:道氏理论 阅读:

 

 


 

 

 

 


 

 

 

 


 

 

 

 

 

在美国上市21年后,新浪这个“浪”子终于回头了。

 

 

 


 

 

 

 


 

 

 


 

 

 

 

 

 

 

 

3月23日,美股上市公司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出资本市场舞台。

在上市的21年期间,新浪的股价跌宕起伏,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寒冬,心脏不好的股民估计很难承受这种波动。退市之前,新浪市值仅有25.84亿美元,不足其子公司新浪微博的四分之一。而与新浪同一年在美上市的网易,最新市值高达761亿美元,累计涨幅高达210倍。

从纳斯达克退市后,新浪将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一家由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和新浪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私人企业。有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新浪此后会回归A股、或者港股上市。

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发布内部信称,新浪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未来。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的控股股东。

回溯新浪21年的上市历史,可谓跌宕起伏。在最高光的时刻,新浪股价触及147.12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市值一度超过88亿美元。而在纳斯达克公开交易的最后一天(3月22日),股价为43.26美元,市值仅剩26亿美元,不及旗下子公司微博118.8亿美元市值的四分之一。分析人士认为,新浪在美股市场的估值长期偏低或许是其退市原因之一。

上市21年,新浪市值已不及微博四分之一

 

 

 

资料显示,1993年12月,新浪前身四通利方成立;1998年12月,新浪正式成立;相比同一年代创立的搜狐(1998年2月)和网易(1997年6月),新浪的年龄最小,但它却是上市最早且最快的公司。

2000年4月,新浪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的第一股,打开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走向世界的大门。由新浪首创的VIE模式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普遍采用的模式,被称为“新浪模式”。此后,网易、搜狐等多支中概股通过VIE架构赴美上市。

在被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之前,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几乎占领了中国整个门户网站的市场,而新浪是其中上市最早的公司。

不过,自上市以来,新浪的股价表现跌宕起伏,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寒冬,心脏不好的股民估计很难承受这种波动。2000年4月上市时,新浪的发行价为17美元,上市不到2个月,股价就攀升到了58.56美元,随后1年多股价一路下挫,最低触及1.02美元。直到2002年10月份,新浪股价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牛市,这波上涨持续了1年多,当时最高触及49.5美元,随后又宽幅震荡了5年多,期间最低下探至17.75美元。

自2009年3月下旬开始,新浪又开启了一波长达2年的牛市,股价曾在2011年4月触及147.12美元的最高纪录,市值一度超过88亿美元,而股价刺激因素,是来自当年3月微博的注册用户达到1亿。随后,该公司又经历一波长达4年的调整,最低下探至30美元。2016年2月开始,新浪股价再度走牛,这波牛市又持续了2年,2018年2月26日最高触及126.6美元。

2018年3月下旬至今3年多的时间,新浪股价更是一路调整。3月22日,是新浪在纳斯达克公开交易的最后一天,公司股价最终收报43.26美元,市值仅剩下26亿美元,不及旗下子公司微博118.8亿美元市值的四分之一。

Wind数据显示,上市21年间,新浪股价累计涨幅仅有1倍多。而与新浪股价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样作为4大门户之一的网易,股价仅在上市的前两年(2000年至2001年)有过大幅调整。自2002年以来的19年时间中,仅有3年的时间下跌,其余16年均录得上涨。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网易股价累计上涨210倍,自2002年启动牛市以来累计上涨3942倍。截至3月23日,网易股价报110美元,总市值761亿美元。

新浪私有化背后:增长乏力,高度依赖微博

 

 

 

新浪的私有化进程,已经历时半年多。

2020年7月份,新浪收到由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该要约提议以每股41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New Wave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New Wave是一家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控制的公司。

2020年9月份,新浪正式宣布,董事会同时公司被New Wave及其子公司New Wave Mergersub私有化,价格为每股43.30美元,较之前的出价41美元有所提升,总价为26亿美元,预计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私有化。

截至2020年3月31日,曹国伟持有新浪13.5%股份,有58.6%投票权。其中,曹国伟通过New Wave持股12.2%,有58%投票权。曹国伟于1999年9月加入新浪,先后任过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总裁和CEO等职。

作为门户时代的四大网站之一,新浪的发展轨迹最为坎坷。新浪于2000年4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新浪网是新浪上市的主要业务。不过,上市的前十年,新浪的业务发展并不顺利,管理层也非常动荡,在公司上市第二年,新浪创始人王志东就被迫离开新浪。随后,新浪的掌门人几经更替,直到2012年8月曹国伟成为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浪的一号人物才真正稳定下来。

与网易找到游戏方向、搜狐打造畅游和搜狗不同,上市前10年,新浪一直没有培育出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一状况直到2009年才出现转机。在曹国伟的主导下,新浪于2009年8月推出了微博,成功抢占了社交媒体这一赛道。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猛增,新浪股价也持续飙升,曾在2011年4月触及147.12美元的最高纪录。

近年来,新浪的营收高度依赖微博,尤其是微博中的广告业务。2020年9月28日,新浪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新浪第二季度营收5.077亿美元,同比下降5%;净亏损254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5140万美元,总体由盈转亏。营收结构中,新浪微博贡献了76%的收入,其余14%来自金融科技,10%来自门户网站等媒体广告。2020年第二季度,微博共实现营收3.87亿美元,其中,广告和市场营销收入达3.41亿美元,占比高达88%。

现如今,微博也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同时也面临来自短视频平台的挑战。3月18日晚间,微博发布2020年Q4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微博第四季度营收为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9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9510万美元。2020全年总营收为16.9亿美元,同比下降4%,归母净利为3.13亿美元,同比下降36.6%。

用户方面,得益于去年上半年的疫情红利,微博第一季度创下了季度最高月活用户5.5亿。但随着疫情的消散,月活逐渐开始回落,并在第四季度减少至5.21亿,但仍较上年同期5.16亿小幅增长500万。

不过,目前微博仍然是互联网上娱乐明星发声最多、讨论最热烈的社交平台。同时,微博用户正在加速年轻化,根据近期发布的2020年用户发展报告,微博90后用户和00后用户的占比接近80%。此外,微博加大了对视频的投入。2020年7月,微博视频号正式上线,截至目前,视频号开通规模已近百万。

截至目前,微博的最新市值为118.8亿美元,而新浪的市值仅有25.84亿美元,不足微博的四分子一。目前,新浪持有微博44.9%股份,持股市值超过53亿元,超过新浪本身的市值。此外,新浪旗下还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天下秀(最新市值168亿人民币),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浪通过ShowWorld持有天下秀18.4%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此外,微博持有天下秀8.17%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有业内人士表示,估值低于新浪管理团队和投资者的预期,是他们选择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新浪私有化后,管理团队对公司有更多的控制权,可以大胆调整战略,进行更多尝试、转型。

曹国伟:新浪的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宣布完成私有化后,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曹国伟表示,新浪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未来。

曹国伟强调,私有化之后,以新浪移动为主体的原新浪门户业务将与微博业务更紧密地整合,而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垂直业务将更加独立地发展。同时,新浪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以下为曹国伟内部信全文:

 

 

 

 

新浪的全体员工们:

 


 

昨天是新浪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交易的最后一天。在经历了21年的风风雨雨、跌宕起伏之后,新浪公司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一家由我和新浪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私人企业,并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新浪与微博作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的这样一个不甚合理的资本架构;另一方面也是为新浪集团未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对我们目前的业务不会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新浪移动为主体的原新浪门户业务将与微博业务更紧密地整合,而原有新浪的一些垂直业务,如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将更加独立地发展。

 


 

与此同时,新浪集团在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我们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我们的未来。希望新浪的全体员工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不做“前浪”,只做“新浪”。

 


 

新浪董事

 

曹国伟

 

2021.3.23

 

 

 

 

 

 

 

 

 

 

 

 

安集科技(88019.SH)是一家被高度聚光的上市公司。

即使到了上市34个交易日后的9月5日,安集科技的股价依旧位居科创板第三,在整个A股市场也取得了第十的位置,以156.01元/股的收盘价傲视群雄。

安集科技是第四批披露科创板招股(申报稿)的企业,但却后来居上跻身第一批科创板审议企业名单,而在科创板开市首日,其以400.15%的涨幅和196.01元/股的收盘价,成为科创板开市首日涨幅最大和收盘价最贵的股票。

“进口替代”背后

作为科创板的明星上市公司,安集科技的主打招牌是“进口替代”。

在招股书中,安集科技称,其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对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使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供应能力”。

具体的产品是,安集科技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已在130-28nm技术节点实现规模化销售,主要应用于国内8英寸和12英寸主流晶圆产线;14nm技术节点产品已进入客户认证阶段,10-7nm技术节点产品正在研发中。

安集科技通过公开资料彰显的技术实力,主要在于承担国家02专项。

招股书显示,安集科技作为项目责任单位完成了“90-65nm集成电路关键抛光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和“45-28nm集成电路关键抛光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两个国家“02专项”项目。

目前,安集科技作为课题单位负责“高密度封装TSV抛光液和清洗液研发与产业化”和“CMP抛光液及配套材料技术平台和产品系列”两个国家“02专项”项目。

与此相对应,安集科技的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16年至2018年,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81%、21.77%和21.64%,均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准。

但安集科技的“进口替代”规模尚待大力提高。

成立于2006年2月的安集科技,在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2.4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

而2018年,安集科技主营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占比营业收入分别为82.78%和16.97%。

然而,对于化学机械抛光液领域来说,安集科技的市占率并不大。

太平洋证券研报表明,化学机械抛光液市场规模在12亿美元左右,安集科技市占率约2.5%。

不过,中盛研报指出,安集科技的竞争对手主要为美国和日本企业,且多为综合性材料公司,涉及领域较广,单一产品收入占比不高。而安集科技定位于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细分领域,虽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的劣势,但同样获得了领域纵深发展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安集科技的募投项目也与目前的主营息息相关,其中拟投入12000万元用于CMP抛光液生产线项目扩建,6900万元用于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以及2000万元用于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半导体材料供应伙伴。

大规模扩大产能

虽然股价遥遥领先,但安集科技目前82.86亿元的市值,在科创板中却属于“垫底”状态。

而安集科技目前的市值相比其预期业绩增长,也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隐忧。

根据东兴证券研报出具的盈利预测,安集科技预计2019-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2.88亿元、3.30亿元和3.6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59亿元、0.65亿元和0.7亿元。

但超过99%的销售收入均来自于中国市场的安集科技,其产能利用率并不算高。

招股书表明,2018年,安集科技集成电路制造用光刻胶去除剂和晶圆级封装用光刻胶去除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9.92%和77.3%,而其本次IPO募投项目还将增加光刻胶去除剂产能3200吨。

而2018年,安集科技集成电路制造用光刻胶去除剂和晶圆级封装用光刻胶去除剂的产能皆为319.76吨,也就是合计达到639.52吨,但上述预计建设时间为两年的募投项目,却是现有产能的5倍多。

另外,2018年,安集科技铜及铜阻挡层系列化学机械抛光液的产能利用率只有49.99%,其他系列只有34.65%,而这两者的产能分别为9435.29吨和4262.76吨。

安集科技对此同样予以大规模扩产。

按照招股书,安集科技募投项目化学机械抛光液将新增合计产能1.61万吨,是原有合计产能的1.18倍。

产能利用率并不高,却投入巨额募资进行大规模增加产能,安集科技有何理由?

对此,安集科技表示,在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服务半导体产业,提供品质更稳定、性价比更高的半导体材料,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更先进的生产线。

但大规模扩大产能更需要拓展新的客户,在这方面,安集科技今年已经开拓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等新客户。

太平洋证券研报也认为,安集科技现有客户质地优秀,未来随着公司产品性能与产能的提升,有望在现有客户中的采购比例持续提升,而公司通过提前布局,有望在客户开拓方面迎来更大的进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https://www.saximi.com

上一篇:指南针炒股软件教程(指南针炒股软件是真的吗)

下一篇:股票诊断分析(股票诊断网站)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